在遇到征地拆迁时,“补偿”一直都是广大被拆迁人最为关心的话题。国家对拆迁补偿安置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居住条件不得低于拆迁之前的水平。那么生活水平如何才能不降低呢?有了高额补偿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拿到合理补偿呢?手心律师网律师为大家总结了四点获得补偿的方法。
很多被征收人都害怕征收方在补偿标准上“做手脚”,故意压低自己的房屋补偿。因此,准确了解自己的房屋状况与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我们面临征地拆迁时,一定要合理评估自己房屋的价值,做到心里有数。
如何做到:在拆迁公告发布之后,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多查一些资料,参考一下市场上同类房屋的市场价格,对于自己的房屋价值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如果对于自己的判断不放心,还可以找到靠谱的房产机构,提前做一下评估。
有些时候,征收方总是会用各种的手段和方法迷惑大家、掩饰自己的违法征收行为,以致于很多朋友搞不清楚到底征收方的所作所为是否合法,难免有部分被征收人被蒙骗。所以在遇到征收时,我们一定要提前对征收方的行为有一个整体的判断和警惕,以防掉入被征收方挖好的坑。
如何做到:积极学习和了解征地拆迁法律知识,熟悉征地拆迁流程,可以对征收方的拆迁流程进行参照比对,判断征收方是否依法履行征收程序,自身权利是否得到了合法保障。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收集当地政府在拆迁时发布的征收公告、安置补偿方案等各类文件。
在房屋征收过程中,征收补偿的多少是房屋征收的核心要素。现实中,绝大多数被征收人与征收方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房屋的补偿数额上。由于拆迁补偿方案都是由征收方给出,所以有很大一部分被拆迁人都会感觉补偿不理。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积极维权。
如何做到:对拆迁补偿不满意的情况下,无论什么样的舆论压力,都不要着急签任何补偿协议。拒签以后及时咨询专业拆迁律师,尽快启动法律程序,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经过漫长的谈判协商后,很就到了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时候。然而签订以后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吗?其实不然,由于协议中的违约责任不明确,一旦遇到征收方不履行协议,被征收便无计可施。有些在协议期限过了以后,仍未得到妥善安置。
如何做到:签订补偿协议时,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协议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办法,一旦出现拆迁方违约的情况,可按照约定及时进行救济,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当然,如果拿捏不准,可以聘请专业律师对拆迁补偿协议把关,保护我们合法权益。
最后,律师提醒大家:
在遇到拆迁时,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了解自己房屋状况,紧盯征收方拆迁程序,千万不可打无准备之仗。在无法识别征收方行为是否违法的时候,一定尽早咨询专业拆迁律师,及时抓住征收方的违法点,争取赢得高补偿!
蔬菜大棚拆迁补偿款的计算方法。拆迁程序需遵循法律规定,完成征地和农用地转用手续后与所有权人协商补偿金额。补偿费用计算需参考各省市相关文件,公式为补偿总金额=建筑面积×拆迁补偿指导价。注意事项包括公开方案和标准、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等。相关法律规定强
征地协议签订后补偿费用到账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拆迁补偿协议内容。协议包括拆迁房屋的现状、被拆迁人家庭情况、补偿方式、拆迁期限、补偿款项支付、违约责任和其他条款。在发布征地补偿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偿费用应到位。拆迁补偿协议涉及多方协商和达成一致的内容,
土地征用补偿的相关内容。土地补偿费根据前三年平均年产值和补偿倍数计算,补偿倍数范围为6到10。征地安置费根据需安置人数和补偿倍数等因素计算。地上附属物和青苗补助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进行补偿。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包括货币补偿和差价补偿两种计算方式
商业拆迁与公益拆迁的补偿问题。商业拆迁补偿并非一定更高,取决于征地补偿标准。政府拆迁基于公共利益,按法定程序进行,补偿依照法律法规,旨在保障被拆迁人生活。商业拆迁是平等主体间的协议,双方可协商赔偿,拆迁方无权强制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