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通常会有一份详细的规划。这份规划包括安置房的位置、建筑结构、户型和楼层等,都有相应的施工图纸。在签署拆迁补偿协议后,拆迁方会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实际建房,并在房屋建成后分配给被拆迁人。
然而,房屋建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可能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原本选定的安置房用地可能被用于其他用途,导致无法继续建造安置房;或者由于施工方面的资金问题,导致安置房项目停滞;还有可能原本规划的可居住人数大于实际建造的可居住人数,导致部分被拆迁人无法参与分房。
此外,即使房屋建成,也有可能与最初的规划完全不同。被拆迁人可能无法获得所需的户型和楼层,或者由于分房顺序的原因,约定的房屋已经分配给他人,导致补偿协议无法或难以履行。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5条的规定,当协议无法正常履行时,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了如何处理。该条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换句话说,当拆迁方不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时,被拆迁人有权提起诉讼维权。补偿协议实质上是拆迁方与被拆迁人达成的合同,如果拆迁方不按合同约定执行,就构成违约,被拆迁人可以追究拆迁方的违约责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提起诉讼时需要有证据支持。因此,我们应该保留当时签署的拆迁补偿协议,并确保及时取回原件。如果无法取回原件,可以寻求律师帮助,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以获取补偿协议的副本,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既然法律赋予了我们提起诉讼的权利,那么在真正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及时行使这一权利,以免错过诉讼时效。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