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寻衅滋事罪中的占用他人财物问题探讨

寻衅滋事罪中的占用他人财物问题探讨

时间:2024-09-1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2721
导读:寻衅滋事罪中的任意占用他人财物将会按照寻衅滋事罪判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根据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存在着随意的占用他人的财产来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将是属于寻衅滋事罪,情节严重情况。

寻衅滋事罪中的任意占用他人财物的处理方式

寻衅滋事罪中的任意占用他人财物将根据该罪行判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对于价值二千元以上的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将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一、寻衅滋事罪中的任意占用他人财物的情形

以下情形属于寻衅滋事罪中的任意占用他人财物:

  1. 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
  2. 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3.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 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5. 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6.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寻衅滋事罪的主观特征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不健康的心理需要。

在寻衅滋事活动中的行凶伤人、抢夺财物、毁坏公物、侮辱人格等,同伤害罪、抢夺罪、毁坏财物罪等,在客观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要分清寻衅滋事与上述犯罪,关键看主观动机。如果是出于贪利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或者为了泄愤、报复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构成抢夺罪、故意毁损公私财物等侵犯财产罪;如果是为了向社会挑战,故意破坏公共秩序而公然抢夺或毁损公私财物情节恶劣的,就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是为了寻求变态心理的满足随意殴打他人,就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在公共场所无理取闹,破坏公共秩序,就构成寻衅滋事罪。

在审判实践中,对寻衅滋事罪的主观特征认识不清,容易导致混淆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在当代的社会,随意的占有私人的财产,比如说存在强拿硬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这样的一种情况的话,那么将会按照我国《刑法》当中的寻衅滋事罪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罚。当然了,寻衅滋事罪的最终的处罚的力度必然是需要根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来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聚众斗殴罪指为了报复、争霸等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罪则是肆意挑衅、随意殴打他人等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两者在构成要件、主体及主观方面存在差异。

  • 寻衅滋事罪从犯的判决标准及处罚

    寻衅滋事罪的从犯的判决标准及处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可根据情节轻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强拿硬要等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不同刑罚。主犯的认定和处罚也有明确规定,主犯处罚根据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判

  •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的问题。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他人等行为。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其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集团中的角色和职责来判定,如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或者参与的全部犯罪

  • 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
  • 寻衅滋事罪与相关罪名的界定
  • 殴打孩子判多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