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即明律师接到了这样的一个咨询,刘女士的村里进行征地拆迁,同一个院子的其他人均被安置了,到了刘女士这里却被告知没有安置资格。
刘女士是被征地集体组织大王村的成员。因水厂项目建设,县政府征收了大王村的一部分土地,刘女士的宅基地在本次拆迁范围中,但县政府却以刘女士在拆迁范围外另有一处新的住房为由不予安置。刘女士表示,“确实有另外一所房子,该房屋是2008年因宅基地上的房屋年久破损,无法居住,向县政府申请原拆原建、迁建,均被拒绝审批也未告知拒绝理由。
因为丈夫已经去世,原宅基地及房屋是和丈夫的兄弟在一个院子内,我们相处的也并不愉快,于是我就带着孩子在原宅基地外另建造了一处房屋居住。房屋建成后,也去找过县政府对新建房屋进行签字确认,被拒绝。之后,我又多次向县政府请求对新建房屋进行产权确权登记,但至今仍未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因此我至今为止仅有一处宅基地,也就是原先破损房屋的老宅基地,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我的宅基地和房屋各在一处。”
但是县政府对刘女士的说辞却不认可,县政府认为刘女士有两处宅基地,其中老宅基地在拆迁范围内,宅基地内的房屋,因长期无人管理和居住,早已垮塌;另外一处为刘女士于2008年新建的一处房屋,该处房屋不在征收范围内。
根据《县城市规划区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该办法第十八条明确因历史原因形成有两处及以上房屋的拆迁对象,原则上两处及以上房屋拆迁完毕后,方可安置;否则,只对该处拆迁房屋进行补偿,不予安置。刘女士存在两处宅基地,其中老宅基地位于征收范围内,但是老宅基地上的房屋早已垮塌也不得享受房屋补偿;另外一处房屋未在征收范围内,未被拆迁,不得享受房屋补偿,也不得享受安置。故刘女士不属于拆迁安置对象,不应享受拆迁安置。
刘女士的老宅基地属于此次征地范围,刘女士虽然在征地拆迁范围外修建了一处房屋,但该处房屋的修建未得到相关部门审核批准,亦未取得该处房屋的土地使用权;县政府辩称刘女士存在两处宅基地,与事实不符,故县政府认定刘女士不属于征收项目的拆迁安置对象,不应该享受拆迁安置的理由,无事实根据。因此,县政府作为涉案被征收土地的征地及征地补偿安置义务主体,应依法履行征地补偿安置职责,应对刘女士作出补偿安置决定。
即明律师在此提醒各位读者朋友们,千万不要向刘女士这样,未经批准私自建房。当遇到刘女士这样被政府拒绝批准建房,政府又拿不出拒绝理由时,我们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由法院裁定,或者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必要时可以请专业的律师团队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
房屋补偿安置方式的多种情况。对于被征地村落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情况,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货币补偿。拆迁房屋的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
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区别,两者性质、立法目的、起算时间、期间变化以及人民法院处理方式均不同。同时概述了拆迁补偿流程,包括拆迁人申领许可证、发布公告、宣传和解释、确定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以及达成补偿协议等步骤。
城中村拆迁安置的原地回迁权利,包括相关法律规定和回迁房的房产证办理流程。被拆迁人可以选择产权置换补偿方式并要求原地回迁,但具体实现需根据情况协商确定。办理回迁房房产证时,需查看委托代办协议、缴纳相关费用、按约定时间领取房产证并核对证书。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包括农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未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在农用地上建房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包括非本村村民或非本村村办企业未经国家征地手续建设和本村村民或村办企业在不符合规划下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