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人李明和妻子王月在过去三年里,交替起诉离婚三次。最终,经由主办法官的诊断和调解,成功解决了他们的家庭矛盾问题。
2013年,李明曾向法院起诉要与王月离婚,但后来撤回了起诉。然而,家庭矛盾并未得到缓解,夫妻双方也未能和好。2014年,王月反过来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然而,由于双方仍然无法达成一致,他们一直分居至今。
2015年5月,王月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理由是夫妻感情已彻底破裂,双方无法和好。
接到此案后,主办法官刘志强首先调阅了前两次离婚案的卷宗,然后传唤了原告和被告进行询问。通过询问,法官了解到原被告与儿子儿媳一起生活,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李明对儿媳的生活习性不满多次引发的。后来,儿子儿媳搬出去买房居住,王月为了照顾孙子也随他们搬出去。李明认为妻子在与儿媳发生矛盾时过于偏袒儿媳,不支持他自己,这加剧了他与儿媳之间的矛盾,于是他决定起诉离婚。然而,两人的夫妻感情并未彻底破裂。李明在单位工作,每月有工资收入,而王月是家庭主妇,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她需要向李明要钱。因此,双方的矛盾主要是因为经济问题引起的。此外,考虑到双方都已年过半百,他们在言谈之间仍然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因此,双方和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在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法官针对李明的问题进行了指出,并对王月及孩子们进行了批评教育。在没有开庭的情况下,法官通过耐心细致地工作,经过几次调解,最终成功达成和解。根据调解结果,王月将给予李明儿子家楼房的钥匙,允许他自由出入。而李明则给予王月5万元作为自由支配的购房补贴,并且以后每月给予王月500元零花钱。
此案顺利解决,夫妇双方对结果表示满意。当天晚上,一家五口到饭店聚餐,家庭气氛融洽,夫妇重新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关于父母离婚后是否可以改名字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变更姓名,但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遵守相应的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以由本人或父母申请,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则需要本人申请。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保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离婚调解期限不计入诉讼期限,审理案件的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调解的程序和技巧,包括场所选择、保持中立和诚意、找出分歧和争议焦点等。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相关问题。抚养费标准主要考量子女需求、父母承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具体数额可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断。女方不支付孩子费用,男方可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拒不执行的一方,法院可依法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