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帮助的条件
①.一方必须存在生活困难。
经济困难的标准是,依靠个人财产或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或没有住所。
②.一方必须在离婚时存在经济困难。
如果一方在离婚时不存在经济困难,而是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经济困难,就不能再依据《婚姻法》第42条要求另一方给予经济帮助。
③.另一方应当具有经济帮助的能力。
即另一方在离婚时其个人财产和分得的财产,不但能够维持其能人的生存,还有足够的财产帮助一方才行。
2、经济帮助的途径
经济帮助可以是在经济上帮助,也可以是在房屋上帮助。房屋上的帮助可以是房屋的使用权,也可以是房屋的所有权。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如果离婚经济困难的一方没有房屋,且该方年龄较大,无法在继续挣钱,那么经济帮助的方是可以是房屋所有权;如果该方还比较年轻,又无残疾,能够劳动,那么经济帮助可以是房屋的使用权等。
3、经济帮助的期限
经济帮助可以是一次性帮助,也可以是持续性帮助;可以是短期帮助,也可以是长期帮助;至于帮助时间长短,可以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生存能力、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生活水平、双方年龄状况来确定。
一般说来,如果受帮助方再婚,帮助方可以停止帮助;如果帮助方经济条件不好了或受帮助方条件好了,可以终止帮助;如果判决确定是一次性帮助,只要帮助方尽了判决义务,如果受帮助方仍然困难,帮助方可以不再帮助;如果离婚时经济困难且年龄较大,一般会要求另一方提供长期的帮助等。
经济帮助制度有别与家务补偿支付,下面我谈一下婚姻法规定的家务补偿制度。
4、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七条规定: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
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婚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协议离婚后,若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变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协议离婚、一年内请求变更以及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解决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起诉、提交证据、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参考案例
事实婚姻的法律性质及其相关规定。事实婚姻是指未经合法登记的婚姻关系,但国家有条件地认可。根据新婚姻法,事实婚姻已被取消,法律只承认已登记有合法手续的婚姻。事实婚姻的离婚方式以时间为界分为两种情况。此外,文章还解释了重婚和非重婚的区别。
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和起诉方式。起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书面和口头起诉两种方式均可采用。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诉讼费用、受理规定和审理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换条件。
婚姻自由在法律上的意义。婚姻自由指的是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自主选择是否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必须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并符合法定条件。任何形式的包办强迫或干涉他人婚姻的行为都是反对的。离婚自由是离婚双方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但离婚涉及到家庭稳定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