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违法行为
配偶一方实施违背《婚姻法》的行为,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二) 损害事实
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并离婚,无过错配偶因此遭受财产上和非财产上的损害。财产上的损害仅限于无过错配偶因离婚而失去现有财产权益,不包括遗产继承权、保险受益权等期待财产权益的损失。非财产上的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其中精神损害包括精神利益(如名誉权)的损害和精神创伤。(三) 因果关系
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直接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离婚,进而造成无过错配偶遭受财产上和非财产上的损害。(四) 主观过错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要求对过错方的过错程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过失不构成主观过错,只有在重大过失和故意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重大过失指侵权人违反夫妻间基本的注意义务,且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将对夫妻关系造成严重后果,但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轻微过失不应请求损害赔偿。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及婚外情期间对小三财物的追回权。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平等处理,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为无效行为。赠与小三的财产损害无过错配偶的权益,应认定为无效并返还。单纯的婚外情不受法律调节,但涉嫌重婚罪的将受到刑法处罚。离婚时,
中国法律对于曝光婚外情证据的规定,指出其侵犯了隐私权并违反了侵权责任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收集婚外情证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保证书、照片、录像和录音等,但需注意采集证据时需遵守法律边界,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
中国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问题。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受害者有权要求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家庭暴力赔偿请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暴力行为的主观意识、形式、程度等要素,以及在某些情
离婚时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当夫妻离婚时,若一方故意转移财产,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但法律规定不能要求对方净身出户。对恶意转移财产的一方,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可少分或不分。若离婚后发现有此行为,仍可向法院起诉。同时,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