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立是指将公司的财产按照分立情况进行分割,形成新的资本联合。在公司分立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来处置财产。
首先,公司的股东会需要作出分立决议。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其决议具有法律效力。在股东会上,股东们会讨论并表决是否同意公司分立。
在公司分立决议通过后,分立的公司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资产负债表是对公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清晰的记录,而财产清单则是对公司财产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类。
分立公司需要在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及时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通知债权人的目的是确保他们了解公司分立的情况,并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
债权人在接到通知书后,有三十日的时间来回应。而对于未接到通知书的债权人,他们有九十日的时间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
如果公司未能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担保,那么公司将无权进行分立。
公司分立时拟分立的公司应向审批机关提交的文件清单及公司分立的方式和程序。文件包括申请书、决议、合同、公司文件、证照等。公司分立分为派生分立和新设分立两种方式,其程序包括财产分割、签订分立协议、申请变更或注销登记等步骤。
公司分立程序的相关内容。公司董事会需拟定分立方案并处理财产及债务分割问题。股东会通过决议后,董事会编制财务及财产文件,需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并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公司分立必须遵守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无效。无效原因包括程序瑕疵和违反公平原则。
公司收购股东股权的特定情况。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连续五年不分配利润、公司合并、分立或转让主要财产以及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时,股东可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特定情况下如减少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职工
公司分立涉及的法律限制和法律后果。法律限制包括公司分立对法人的限制、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需登记、公司财产分割需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通知债权人。法律后果包括公司主体的变化、股东身份及持股额的变化,以及债权债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