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融资 > 哪些是高新技术企业

哪些是高新技术企业

时间:2023-08-18 浏览:6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9406

一、哪些是高新技术企业

  (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四)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的其他指标,如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必须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二、高新技术企业基本需要具备的特征

  (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注册时间一年以上;

  (二)生产经营的领域属于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三)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研发费投入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四)形成了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有专利保护

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手段有哪些?

  (一)银行定期贷款

  银行是特许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可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其中,定期(质押)贷款是银行与特许人签定的一种正式合同,约定特许人在特定时期(贷款期限)内使用一定量的资本(本金)并支付既定比例的利息。

  (二)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是一种新的产品营销和资产管理的运作模式,也是一种资产性资金融通方式。它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一种借贷关系,即出租人(所有者)在一定期间内将租赁物租给承租人(使用者)使用,承租人则按租约规定分期付给一定的租赁费,到期取得该租赁物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实际上是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对于中小型特许经营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的结合,集贸易、金融、租借为一体,运作比较灵活、简单,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是十分有效的融资方式。常使用的有营业租赁、金融租赁或者分期付款、售后租回等方式。

  (三)风险投资

  当一个发展中的特许人需要额外的资本来使他的经营计划获得成功,但却缺少抵押品或者相关能力和资历来还付本息时,或者特许人想从一家商业银行进行传统的债务融资而特许人又需要证明他自己能够还付本息时,该特许人可认真考虑风险投资本为公司融资的来源之一。但特许人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由于特许人需要资本来弥补“软成本”—包括人员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特许人可能较难获得债务融资。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哪些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且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研发投入占比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融资的特点

    股权融资的特点和优势。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增资方式引进新股东,筹集资金无需还本付息,股权融资建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相比证券市场中的公开市场,股权融资在信息公开性和资金价格的竞争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借贷者在企业股权结构中占有较大

  • 股权融资偏好的劣势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劣势。过度的股权融资导致资金使用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上市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下降,财务杠杆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为改善这一现象,应建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约束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股权融资并加强对募股资金使用的监管。

  •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合法性要求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合法性要求,强调其标的物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流通和交易限制的物体不能作为融资租赁合同的客体。同时,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必须是实物财产,使用权可从所有权中分离,且不可消耗和非个人消费品。

  • 婚内债务离婚时怎么样认定为一方个人债务

    婚内债务离婚时如何认定为一方个人债务的问题。夫妻个人债务包括婚前债务、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资助亲友所负的债务等。离婚时,夫妻个人债务的承担原则包括财产约定、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等。同时,介绍了不同阶段律师在解决婚姻债务问题上的作用

  • 融资租赁届满后,租赁物归谁所有
  • 公司融资的风险有哪些
  • 融资租赁公司申办条件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