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违法广告法的处罚规定是怎么样的

违法广告法的处罚规定是怎么样的

时间:2023-11-06 浏览:3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2316
  一、违法广告法的处罚规定是怎么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相关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第五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广告不得拥有的情形

  第九条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

  第十一条广告内容涉及的事项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与许可的内容相符合。

  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三、广告法的立法目的

  《广告法》属于广告界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出现,使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真正达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与以往国家行政部门颁布的行关法规构成完整的广告法管理体系。广告法的立法目的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广告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

  第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挥广告积极作用。

  我国广告法立法目的就是依法保护正当广告活动,防止和打击虚假广告现象,充分发挥广告的积极作用,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违反广告法规定的会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广告违法严重的,甚至还会停止广告业务。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违法广告法的处罚规定是怎么样的的相关知识。若大家还有其他疑问亦或是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模仿行为不构成侵权,而侵权指的是侵犯他人名誉、版权等权益的行为。对于涉及版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模仿表演若没有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将可能构成侵权行为。表演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包括身份保护

  •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退款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的退款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著录项目变更时需缴纳相应费用。如决定取消变更,需及时向专利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说明原因,申请费用可退还。涉及的费用种类和缴纳标准由相关部门制定。

  •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著作权登记审批的流程和期限。申请人需提交身份证明、作品权利归属证明等材料,登记机关核查期限为一个月。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未经许可的复制、发行、表演等行为,未经许可的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发行和传播,未经许可的广播、电视播放或复制等行为,故意避开或破坏技术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时,将面临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处罚,并可能被没收违法所得,同时还将被处以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

  • 最新违法广告是怎么处罚的
  • 客户投诉工商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 虚假宣传被投诉,工商局怎么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