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公司收购国内企业的目的是控股,但并不意味着该公司就成为外企。外资收购国内企业是指一家外国企业(没有中国法人资格)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用现金、股票或债券购买中国国内企业的股权份额或整个资产,从而实现对国内企业的控股权。
根据《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下简称10号文),具体规定如下:
如果外国投资者(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境内新设企业进行绿地投资,根据所设公司形态的不同,分别适用《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
如果外国投资者(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并购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如果外国投资者(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并购内资有限公司并将其改制为股份公司,或直接并购内资股份公司,适用《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如果外国投资者(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并购境内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
如果外商投资企业并购内资企业,适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以及《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
如果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境内外商投资企业或分立,适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如果在合并与分立过程中发生投资者及出资额变化,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
如果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内资企业,同样适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
如果外商投资性公司(控股公司)并购内资企业,适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如果外国投资者(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并购上市公司,适用《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如果达到一定标准,还需要适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收购空壳公司是否合法的问题。在法律上,公司通过收购空壳公司实现上市是允许的,但必须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的一系列规定。收购方需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保证不影响上市公司上市条件、公平定价保护股东权益、资产权属清晰合法过户、增强持续经营
中国企业并购采取股权收购的合法性,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和财务顾问在持续督导期间的职责。收购方需办理股权过户手续,财务顾问在收购完成后有持续督导的职责,包括督促收购方履行各种义务、核查后续计划落实情况、涉及管理层收购的还款计划等,并需结合上市公司披露的定期
国务院发布的新政策,即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其中明确取消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政审核,除了借壳上市仍需严格审核外。新政策旨在降低并购重组成本,推动市场化并购浪潮。具体措施包括缩小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发展并购贷款以及改革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股份定
公司收购和股权转让的差异性。公司收购是通过购买目标公司股权以实现控制,而股权转让是股东将其股份转给他人的行为。二者在办理手续和受理机关方面不同,股权收购多用于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则广泛存在于有限公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