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姻自由 > 离婚诉讼中亲子鉴定

离婚诉讼中亲子鉴定

时间:2023-11-07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4045

亲子鉴定的历史

亲子鉴定的概念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存在,最早的方式是通过"滴血认亲"来判断亲子关系。根据《南史》的记载,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在成年后怀疑自己并非武帝的亲生子。为了确认亲子关系,萧综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用自己的血滴在尸骨上进行试验,结果血液能渗入骨中,从而确认了自己的亲子关系。虽然现在无法考证萧综是否为东昏候的亲生子,但滴血认亲的方式已被普遍认为是不科学的。

科学亲子鉴定的方法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通过基因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存在亲生关系的方法。目前国内外进行亲子鉴定的主要手段包括:

1. 血型检验

通过检验血液中各种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志来进行鉴定。主要包括红细胞抗原分型、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红细胞酶型及血清型。

2. DNA多态性检验

通过DNA指纹分析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来进行鉴定。可以使用血液、精液或毛发等组织作为检材。DNA亲子鉴定是目前最准确的鉴定方式,非亲子关系的排除率为100%,亲子关系的确认率为99.99%。

离婚诉讼中的亲子鉴定

离婚诉讼中,亲子鉴定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丈夫怀疑妻子不忠,质疑子女是否为自己的亲生子。这种现象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婚姻观念和爱情观念的嬗变而逐渐增加。社会对非婚男女性关系的轻视、同居和婚外情的出现,甚至"一夜情"的普遍存在,都是导致这种现象上升的原因。根据上海血液中心上海市输血研究所的数据,10%的要求亲子鉴定的当事人是女性,她们带着孩子和丈夫的毛发来进行鉴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自己一夜情的结果。

离婚诉讼中的亲子鉴定程序

离婚诉讼中的亲子鉴定是在离婚案件中附随进行的,需要当事人双方或一方提出申请。如果是独立请求亲子鉴定,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当事人应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起亲子鉴定申请,经法院同意后,由夫妻双方协商确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如果协商不成,由法院指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子女年龄在十周岁以上,应尊重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坚决不同意鉴定,则不能进行鉴定。如果提起鉴定的一方没有其他充分证据证实的话,应推定为非亲子关系。

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定

目前的法律对亲子鉴定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在1987年6月15日的批复中肯定了人类白细胞抗原作为亲子鉴定的适用性。但强调应从保护妇女儿童的角度出发,慎重对待亲子鉴定。

离婚后的亲子鉴定判决

在确认为非婚生子后,法院除了会判决准予离婚外,还会根据当事人的要求作出以下判决:

1. 子女抚养权和抚育费

如果亲子鉴定证实子女非丈夫所生,丈夫就没有义务承担非婚生子女的抚育费用。子女的抚养权和抚育费由妻子承担,包括日常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

2. 精神赔偿金

妻子应向丈夫支付一定数额的精神赔偿金。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应相互忠实、互相尊重,而妻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其他异性保持性关系并生育非婚生子,违法且违反社会公德,给丈夫造成了重大的精神损害,妻子应依法进行赔偿。

3. 子女抚养费的返还

妻子应返还丈夫原先承担的子女抚养费。对于已经支付的抚养费,应根据妻子的偿还能力和丈夫的收入情况来决定具体数额。法律对此没有具体规定。

亲子鉴定中的举证问题

对于一方不配合进行亲子鉴定的情况,法院一般不会强制进行鉴定。但丈夫可以采用举证办法向法院提供证据,以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丈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证据:

1. 血型证据

提供夫妻双方及子女的血型证据,根据血型遗传规律来否定亲子关系。例如,如果父母亲均为O型血,而子女为A型血,根据遗传规律,OO型血型的父母不可能生育A型血型的子女,因此可以排除亲子关系。

2. 医学鉴定结论

提供无生殖能力的医学鉴定结论,或者提供怀孕期间双方没有同居的证据,以及子女外貌特征与夫妻双方的种族特征不同的证据。对于私下进行的亲子关系鉴定,法院一般不会在对方否认的情况下认定为证据。但笔者认为,如果丈夫向法院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并且女方拒绝鉴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可以推定该证据成立,从而认定子女为非婚生子。

亲子鉴定的慎重对待

亲子鉴定问题必须慎重对待,特别是在夫妻感情尚未破裂的情况下,对妻子可能带来严重的情感伤害,直接影响夫妻感情。在离婚案件中,要求亲子鉴定是合理的,并不存在大男子主义的倾向。法院应当同意当事人的亲子鉴定申请,确认亲子关系,这有利于道德建设,也有利于遏制不忠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伪证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伪证行为的定义、客观表现、认定要件以及其对司法机关和刑事诉讼的影响。伪证行为指刑事诉讼中的虚假证明、鉴定、记录和翻译行为,其严重干扰了司法正常运作,可能导致无辜者受罚和罪犯逃脱法律制裁。认定伪证行为需满足行为人故意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进行虚假证明

  • 行政案件鉴定告知时限的法律规定

    行政案件中鉴定意见的重要性及其告知时限的法律规定。鉴定意见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类型,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具有直接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使用鉴定意见作为证据时,应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并在行政案件中,公安机关应在5日内将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

  • 家庭冷暴力是否可作为离婚理由?

    家庭冷暴力是否可作为离婚理由的问题。家庭冷暴力具有反复性和隐藏性,主要对受害者的精神进行折磨,难以通过伤情鉴定证明。在离婚诉讼中,如果受害者以家庭冷暴力为由起诉离婚,需注意收集证据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只要受害者提供证据,法院就会认定夫妻感情破裂并

  • 刑事诉讼中的实物证据种类

    刑事诉讼中的实物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以及勘验等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刑事诉讼中各具特点,其证明方式和可靠性程度不同,共同构成了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体系。此外,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也被纳入

  •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程序及申请要求
  • 职务侵占证人出庭的法律规定
  • 婚姻法对订婚的法律地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