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案例 > 精神病人离婚

精神病人离婚

时间:2023-10-02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5645

案例介绍

原告与被告的婚姻背景

1989年冬天,原告尚某与被告王某相识,并于1991年举行婚礼。他们于1993年生育了一名儿子,一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孩子在不满一周岁时患上了重病,导致王某精神和身体上受到了打击。

家庭意外和精神健康问题的出现

1998年,家庭发生了一起失火事故,使王某的精神健康再次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导致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这对夫妻的感情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尚某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于2003年以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后来撤回了起诉。然而,2004年,尚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

审判过程和结果

经过法院的审理,法院认为王某在婚姻存续期间由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并在失火事故后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为了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和照顾精神病患者的实际生活,法院于2003年判决不准离婚。然而,在2004年,法院考虑到王某的精神分裂症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婚姻自由的原则,判决准予尚某与王某离婚。然而,尚某需要在离婚时给予王某适当的经济帮助,并在财产分割时予以照顾。

评析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2条的规定,离婚的法定理由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然而,在精神病患者离婚的案件中,关键在于患者的精神病是否能够治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案件的司法解释,无论精神病患者在婚前是否知晓对方的病情,只要可以确定患者的精神病经治不愈或久治不愈,人民法院即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然而,这些司法解释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明确。

根据案件事实,被告王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已经持续了至少5年,并且在审理过程中仍在接受治疗。根据国际上的婚姻立法和比较法的观点,夫妻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精神病,并且无法共同生活,可以成为离婚的法定理由。然而,离婚判决应该同时考虑到被告的无民事行为能力和今后生活的需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前隐瞒精神病,法院是否会判离婚

    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法院是否会判离婚的问题。案例中的陈某因妻子林某婚前隐瞒精神分裂症病史,婚后治疗效果不佳,咨询律师后可能面临离婚判决。律师强调婚前体检的重要性,并指出坦诚是婚姻幸福的基础。

  • 婚姻存续期间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的处理方式

    婚姻存续期间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的处理方式。根据婚姻法解释,人民法院在判决房屋使用权时,不会确定所有权归属。对于婚姻期间购买的房屋,无论产权是否完全,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可在离婚时进行分割。对于未取得完全产权的房屋,出售和分配需按国家和单位比例进

  • 诉讼请求书

    离婚诉讼中的各项请求,包括判决离婚、孩子抚养及抚养费承担、对方抚养时的探望权、财产分割、经济帮助和损害赔偿等。文章还提到了结婚和子女出生的具体时间,符合法定离婚情形。同时,文章也给出了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原告应做好的准备,如咨询律师、保存有效证件和财产凭

  •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及其实践案例。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相关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文中详述了一夫妻因逃避法院判决而面临法律制裁的实例,包括法院的判决、司法拘留以及追加被执行人等过程。最终,法院认定两人

  • 精神病人离婚的经济补偿探讨
  • 什么情况下可单方提起离婚
  • 离婚答辩状模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