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 > 离婚协议一方放弃探视权

离婚协议一方放弃探视权

时间:2023-09-21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6476

大丰市法院判决离婚双方协议无效,支持张某的探望儿子权利

案件背景

张某与李某原系夫妻关系,因感情破裂于2003年12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5岁)由李某抚养,张某每月给付抚养费120元。由于张某未按时给付儿子抚养费,李某拒绝张某探视儿子。2004年7月,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张某不承担儿子抚养费,也不得提出探望儿子的要求。双方按协议履行。然而,2005年春节,张某要求探望儿子,遭到李某拒绝,张某遂诉至法院,要求探望儿子的权利。李某辩称:离婚后双方明确商定,张某不给付儿子的抚养费,也自愿放弃探视儿子的权利。

法院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双方所生子女随一方生活,另一方享有探望的权利。尽管张某在协议中放弃了探望儿子的要求,但该协议涉及身份关系,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应视为无效民事行为。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和《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之规定,法院判决张某可以在每月的双休日(星期六、星期日)探望儿子,李某应提供方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探望权的定义和内容

    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的探望权问题。包括探望权的定义和内容,如关心成长、教育等方面的责任,以及探望权的中止情形,如探望权人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患有不宜与他人接触的疾病或对子女有违法行为等情形可能导致探望权被中止。

  • 如何提起探视权诉讼

    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的探视权诉讼。离异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因长期被拒绝探视子女,许多离异父母提起诉讼。他们希望通过法院判决与子女共同居住一段时间,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感情。婚姻法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实践中若存在误解需明确此权是基于亲属关系的。同时探讨了如何合法行使探望权,包括达成协议、遵循对子女有利原则等。此外,还涉及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争议。最后提及

  • 私下自愿变更抚养权能办迁户口吗

    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包括离婚后抚养权的判决依据和协商方式。对于私下自愿变更抚养权能否办理迁户口,文章没有直接提及。但文章详细阐述了抚养权归属的原则,包括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条件,以及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抚养权问题。在离婚后,失去抚养权的一方仍享有探视权。

  • 一、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式
  • 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
  • 中止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的情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