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 > 离婚诉讼中女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获得离婚

离婚诉讼中女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获得离婚

时间:2023-10-17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0765

儿童探视权的重要性及其保护

变革是永恒的,即使是在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国家如中国。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1980年的婚姻法进行了多项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引入了“探视权”这一新概念。

探视权的重要性

探视权的引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关注那些未获得孩子抚养权一方的权益如何得到维护。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的探视权问题往往成为争议焦点。然而,当前对探视权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大人”的权益上,忽略了孩子的权益。孩子在这个问题中似乎成了被忽视的一方,而探视权则成为大人之间争夺权益的平台。

真正关注孩子的心声

然而,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心声,站在他们的角度全面考虑探视权问题。尽管父母可能会行使探视权来给孩子带来一些家庭温暖,但社会现实并非总是如此。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19岁的小叶(化名)已经在监狱中度过了两年时光,她在15年前经历了一场父母的撕打,当时她还不到4岁,被迫回答一个她无法理解的问题,即选择与哪个父母生活。法院判决将抚养权交给了父亲,自此小叶再也没有见过母亲。父亲忙于经商,认为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富足就是他唯一的责任。小叶放学后面对空荡荡的房子,想念母亲,渴望拥有其他同学拥有的幸福家庭。在缺乏管教的情况下,小叶开始与社会上的坏孩子交往,从而走上了偷窃的道路。最终,她在上中学二年级时被学校开除。在这个阶段,小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然而她却得到了亲生父亲的鄙视和亲生母亲的无声无息的消失。

孩子的心声

当被问及她最想要的东西时,小叶毫不犹豫地说:“我非常想见到妈妈。”小叶已经有15年没有见过母亲了。小叶的母亲在离婚时认为父亲应该承担更多的抚养费用,因此拒绝支付抚养费。因为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一点点抚养费,她放弃了与女儿见面的“权利”。然而,这种权利的放弃给小叶带来了什么呢?如果父母在孩子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够慷慨行使探视的权利,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探视权不仅仅是一项权利,而是作为父母的责任,那么类似的情况是否会减少?

保护儿童探视权的重要性

探视权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未获得抚养权一方父母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保护离婚家庭中那些无辜的孩子。它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维护,对整个社会利益的保护。我们评价一项权利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尤其要关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结论

因此,探视权不仅仅是父母的权利,更是对儿童权益的保护。我们应该重视并加强对儿童探视权的保护,确保他们能够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提起探视权诉讼

    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的探视权诉讼。离异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因长期被拒绝探视子女,许多离异父母提起诉讼。他们希望通过法院判决与子女共同居住一段时间,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感情。婚姻法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实践中若存在误解需明确此权是基于亲属关系的。同时探讨了如何合法行使探望权,包括达成协议、遵循对子女有利原则等。此外,还涉及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争议。最后提及

  •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视权,探视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裁决。探视权的行使具有交流和沟通的意义,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若探视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威胁,人民法院可终

  • 一、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式

    关于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法和处理方式。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望权,但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不包括子女本身。若子女已满10岁并不同意探望,法院不应强制执行。处理方式上,父母双方应首先协商

  • 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
  • 中止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的情形
  • 子女探望权协议的格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