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存货、财务及财产盘点的准确性,保障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1 存货盘点:包括原料、物料、在制品、制成品、商品、零件保养材料、外协加工料品、下脚品等的盘点。
2.2 财务盘点:包括现金、票据、有价证券、租赁契约等的盘点。
2.3 财产盘点:包括固定资产、保管资产、保管品等的盘点。
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生产器具等。
保管资产是指具有固定资产性质但以费用报支的杂项设备。
保管品是指以费用购置的资产。
3.1 年中、年终盘点:
3.1.1 存货盘点由仓库部门或经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进行,于年中或年终时进行全面总清点。
3.1.2 财务盘点由财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共同进行。
3.1.3 财产盘点由经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进行,于年中或年终时进行全面总清点。
3.2 月末盘点:由经管部门及财务部门每月末进行全面清点。
3.3 月份检查:由内部审计部门或财务部门照会其部门主管后,会同经管部门进行存货的随机抽样盘点。
4.1 总盘人:由总经理或财务总监担任,负责盘点工作的总指挥,督导盘点工作的进行及异常事项的裁决。
4.2 主盘人:由各经管部门主管担任,负责推动和实施实际盘点工作。
4.3 复盘人:由总盘人根据需要指派及各经管部门的主管担任,负责盘点的监督。
4.4 盘点人:由各经管部门指派,负责点计数量。
4.5 会点人:由财务部门指派,负责会点并记录,与盘点人分段核对数据的工作。
4.6 监点人:由总经理或财务总监派员担任。
4.7 特定项目按月盘点及不定期抽点的盘点工作,也应设置盘点人、会点人、监点人,其职责与上述相同。
5.1 盘点编组:由财务部门主管于每次盘点前,根据盘点种类和项目编排盘点人员编组表,经总经理核定后公布实施。
5.2 经管部门应预先准备好应行盘点的财务及盘点用具,财务部门准备所需的盘点表格。
5.2.1 存货应整齐、集中、分类堆放,并标示牌。
5.2.2 现金、有价证券及租赁契约等应按类别整理并列清单。
5.2.3 各项财产卡按编号顺序准备妥当,以备盘点。
5.2.4 各项财务账册应在盘点前登记完毕,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财务部门应利用结存调整将未入账的相关单据如缴库单、领料单、退料单、交运单、收料单等,将账面数调整为正确的账面结存数。
5.3 盘点期间已收到但未办妥入账手续的原料和物料应另行存放并标示。
6.1 财务部门应向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呈报盘点通知,并召集各部门的盘点负责人召开盘点协调会议,制定盘点计划表,并通知各相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盘点工作。
6.2 盘点期间除紧急用料外,暂停收发料。各生产单位在盘点期间所需用料的领料不得移动,但必须标示。
6.3 年中、年终盘点原则上应采用全面盘点方式,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办理,应向总经理呈报核准后方可改变方式。
6.4 盘点应尽量使用精确的计量器,避免主观目测方式。每项财物数量确定后,再进行下一项,盘点后不得更改。
6.5 在盘点物品时,会点人应根据盘点人的实际盘点数,在盘点统计表中详实记录,并每小段核对一次。无误后,在该表上互相签名确认,并编制同一流水号的盘点统计表,各自存一联备查。如有出入,必须重点核对。盘点完毕后,盘点人应将盘点统计表汇总编制盘存表,一式两联,第一联由经管部门保留,第二联送财务部门,供核算盘点盈亏金额。
会计主管的职责,包括制定会计制度和实施办法、领导会计工作、参与经营决策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稽核工作的职责,包括审查财务收支、复核凭证账表等。另外,登记总帐和编制报表以及电算化管理也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职责。摘要关注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突出了会计主管及
内部会计监督系统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内部会计监督主要针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内容、对象和方法等。该系统的存在有助于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确保企业内部各种制度和原则得以执行,建立合理科学的预警体系。同时,内部会计监督系统通过会计
监事会制度的含义、主要特征、职权以及作用。监事会制度是在公司内部建立的监督机构,旨在保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得到监督和检查。监事会具有独立性、法定性和专门性,拥有检查公司财务、纠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等多项职权,并对董事、
财务管理的法律要求,包括遵守国家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记账、报账、算账等工作,确保账目真实准确;管理档案材料,确保安全妥善;勤俭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果;监督财产和物资变动,确保账目与实物相符;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