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后,孩子归父亲抚养,但由于父亲不尽责,一个聪明活泼又听话的孩子却变成了同学怕、老师烦、邻居躲的"问题"儿童。2月24日,为了夺回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母亲将前夫告上了法庭。
阳曲人吴某与前妻李某于2008年离婚,二人当时商定8岁的儿子由父亲吴某抚养。然而在离婚后的几年里,吴某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没有尽到责任,经常打麻将赌博,有时甚至一整天不回家,对孩子的生活、成长很少过问。由于得不到父亲很好的照顾,就连吃饭也经常是有上顿没下顿,孩子不仅越来越瘦弱,身上的衣服也总是脏兮兮的。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古怪,成了老师同学邻居眼中的 "问题"少年。孩子在学校常与其他同学打架,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在家总做些出格的事儿,闹得邻居不得安宁。原本聪明活泼的孩子变成了同学怕、老师烦、邻居躲的"问题"孩子,母亲李某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但由于自己已经重组家庭,与现任丈夫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生活也不宽裕,对抚养孩子力不从心。几经思索,李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决定夺回对孩子的抚养权,但却遭到吴某的极力反对,最终只能诉诸法律。
2月24日,阳曲县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起初,吴某坚决不同意把孩子交由李某抚养,但当法官拿出孩子老师、同学、邻居的证词,并阐明相关法规时,吴某无言以对,当庭愧疚地低下了头。最终,吴某同意由李某抚养孩子,自己承担一半的抚养费。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离婚向法院起诉的具体流程。包括原告起诉时的法院管辖和离婚起诉书的准备,法院立案和提交证据的流程,以及法院调解、开庭审理和法院判决的过程。在整个流程中,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调解和判决,涉及抚养权、财产分割、债务和当事人过错等问题的证据收集非常重
非婚生子女的监护权归属问题,包括生活费和教育费的负担、继父与生父的抚养费问题、收养问题和抚养权归属问题。非婚生子女通常由生母抚养,生父需承担抚养费,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继父是否承担抚养费需视情况而定。若生父母将孩子送养,则与生父母间的权利义务
双重户口注销对离婚判决的影响。在《民法典》生效前,双重户口注销通常不影响离婚判决。诉讼离婚中,法院会裁决抚养权、财产分割等事项。对于离婚登记,当事人需书面说明户口不一致的原因。离婚是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