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抚养权和监护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不互相关联。无论是否离婚,父母都是孩子的监护人。除非父母出现无法履行监护责任的情况,否则必须进行监护。法定监护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法律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责任,以下具备监护能力的人按照顺序担任监护人: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中国法律关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指出抚养权是否可以给予爷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法律规定考虑孩子意愿、父母抚养条件、祖父母的能力和意愿等因素。同时,文章阐述了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即使丧失抚养权,父母仍拥有对子女的法定监护权。
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分离问题,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监护权是一种法定权利,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而抚养权则是一种与个人身份密切相关的权利。我国抚养权立法存在缺陷,需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没有监护权并不意味着没有抚养权,两者应该同时存在。
《民法典》生效后的监护权问题,包括父母离婚后监护权的归属和监护权的内容。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不会消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监护权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上的监护以及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不包括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