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对于“老板”,我们使用的是“法定代表人”这个术语。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法人主要负责人。他是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主要实现者,对外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一般来说,法定代表人在经营中的行为是由其代表的公司、企业来承担责任,但在很多情形下,法定代表人本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源于“单位犯罪”。在刑事法律用语中,对“公司”、“企业”,统一表述为“单位”。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要承担罚金责任,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这里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经常与“法定代表人”是重合的。
以下是几类常见的单位犯罪:
这类犯罪包括生产、销售假药、劣药、食品、农药、化妆品等。在这类单位犯罪中,将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刑罚最重至死刑。
这类犯罪包括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废物罪等。最长刑期可达10年以上有期徒刑。实践中,法定代表人涉及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案例比较常见。
这类犯罪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罪名。收受财物的金额只要达到5000元,即可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数额标准目前是1万元。
实践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发生几率较高,特别是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集资诈骗罪也是常见的单位犯罪。
这类犯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近年来,针对侵权行为的泛滥,执法部门一直采取高压态势。
非法经营罪的管辖范围相当广泛,被认为是新的“口袋罪”。建议单位在从事不熟悉的业务时,要请教律师或者向政府部门咨询,以避免违规风险。
如果已经因涉嫌上述罪名而被追诉,需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并联系律师咨询相关情况。在向律师咨询时,应诚实地描述事发全部过程,不要省略任何重要的内容。律师的介入对于维护被告人的权利至关重要,同时也可能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该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旨在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法人被控制和操纵而违背公平原则。该制度丰富了公司法人理论,完善了法人制度,对滥用公司控制权的行为进行了有效制约。
中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该制度在新公司法中虽存在缺陷,但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预防和遏制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该制度起源于美国判例,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公司法理论或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法人人格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公司法人合法取得法人资格,但法人人格的滥用会损害法人制度的实效性及侵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在承认法人独立性的同时,对其进行限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非彻底否定,而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暂时否定,结束后法人仍存。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门槛的变化。新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使得公司设立条件更加灵活和便利,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