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基金公司破产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基金公司破产

时间:2024-01-0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466

公司清算的法律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二(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法释〔2008〕6号),在社团注销时,必须进行财产清算。为了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5月5日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根据该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公司解散和清算案件时应适用以下规定。

一、解散公司的条件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如果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1. 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2. 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3. 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4. 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如果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二、解散公司与清算的申请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如果同时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清算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在人民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后,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和相关规定,自行组织清算或者另行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

三、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

股东在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如果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且在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人民法院可以予以保全。

四、解散公司诉讼的当事人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以公司为被告。如果原告以其他股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告知原告将其他股东变更为第三人。如果原告坚持不予变更,人民法院应驳回原告对其他股东的起诉。原告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应告知其他股东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其他股东或有关利害关系人申请以共同原告或者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五、调解和判决

人民法院在审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时应注重调解。如果当事人协商同意由公司或者股东收购股份,或者以减资等方式使公司存续,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当事人不能协商一致使公司存续,人民法院应及时判决。如果经人民法院调解公司收购原告股份,公司应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六个月内将股份转让或者注销。在股份转让或者注销之前,原告不得以公司收购其股份为由对抗公司债权人。

六、判决的法律约束力

人民法院关于解散公司诉讼作出的判决对公司全体股东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人民法院判决驳回解散公司诉讼请求后,提起该诉讼的股东或其他股东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