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
时间:2025-06-26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隐名股东是指投资人实际认购了出资,但是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等没有显示。这样的一些情况如果没有书面协议是非常容易发生纠纷的,那么隐名股东能否起诉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
一、法律依据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订立的合同约定,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显名股东为名义股东,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且不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则人民法院应认定该合同有效。
二、投资权益归属争议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若实际出资人与显名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可主张权利,若显名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股东资格确认的要求
若隐名股东要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在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中记载,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必须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否则法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在隐名投资关系中,实际出资人并非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等材料所记载的股东。若实际出资人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应参照《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规定,并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因此,隐名股东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际出资人是否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是否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问题。股东代表诉讼旨在维护公司利益,我国《公司法》对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实际出资人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如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等,才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同时,必须尽力采取公司内部救济措
-
如何确认公司股东资格
确认公司股东资格的原则和依据。形式化证据优先适用,包括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实质性证据指投资者出资行为相关证明。公司章程是判定股东身份的主要法律依据。工商登记并非股东资格取得的必要条件,仅具有宣示和公示意义。股东名册是证权文件而非设权文件,对抗公司功
-
隐名股东的法律义务
隐名股东在不同情境下的法律义务。在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况下,隐名股东应根据是否参与公司管理和享受股东权益来判断其股东资格。若未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且未参与管理,双方关系应认定为投资借款关系。隐名股东在公司未依法成立时与显名股东及其他股东的关系类似于合
-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的相关法律依据和投资权益归属争议。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的规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合同若有效,实际出资人享有投资权益。若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可主张权利。同时,隐名股东要求确认股东资格需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
-
股权转让协议
-
股权转让协议
-
外国投资者出资在中国境内的汇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