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p2p网贷 > 浙江首例P2P被判集资诈骗,集资诈骗罪具体表现是什么

浙江首例P2P被判集资诈骗,集资诈骗罪具体表现是什么

时间:2023-12-1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34
相信大家对日常生活中的诈骗案都非常熟悉,但相信很对人对集资诈骗的认识却不是那么深入。下面,手心律师小编通过浙江首例P2P被判集资诈骗嫌疑人获刑案为大家讲解集资诈骗具体表现等法律知识。

浙江首例集资诈骗案件:翁某、杨某被判刑

翁某、杨某通过“雨滴财富”P2P平台发布虚假的借款标的,以高息为诱饵,吸引全国各地网民参与“投资”。截至案发时,该平台注册账户达565个,吸收资金超过5100万元。随后,犯罪嫌疑人将募集的资金用于个人挥霍及偿还个人债务,最终造成800余万元损失无法追回。

该案是浙江首例以集资诈骗罪宣判的网贷平台案件。犯罪嫌疑人翁某、杨某分别被判处5至10年不等有期徒刑。

集资诈骗的具体表现

集资诈骗可以表现为以下情况:

  1. 携带集资款逃跑。
  2. 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
  3. 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
  4. 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

集资诈骗的数额标准

根据《刑法》规定,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在1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在25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对集资诈骗罪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集资诈骗数额的新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或单位进行集资诈骗的数额认定标准如下:

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在30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在100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在150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在500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集资诈骗的数额以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等费用不予扣除。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可折抵外,应计入诈骗数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敲诈勒索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集资诈骗罪

    互联网金融行业集资诈骗罪的特点。案件多以合法的P2P平台为幌子,组织管理严密,难以甄别,常以高额投资收益为诱饵。对于集资诈骗罪,《刑法》有明确规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处罚不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也有具体解释。

  •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我国刑法中将电信诈骗罪归为诈骗罪的范畴,两者主观要件相同,但行为表现不同。诈骗罪通过欺骗手段,而盗窃罪则是偷盗行为。文章还介绍了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的概念及在两种犯罪中的体现,并说明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刑罚。

  • 何时构成拆迁抢建行为

    拆迁抢建行为的定义和构成。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和改变房屋用途等行为被视为拆迁抢建行为,旨在增加补偿费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征地后的抢栽、抢种、抢建行为不予补偿,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此外,由于管理不严格导致的无证房屋也可能

  •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 如何认定股份转让诈骗罪
  • 我被朋友骗了钱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