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遇到返利卡与非法集资应该怎么办

遇到返利卡与非法集资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4-02-1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11
在现实社会中,出现一些公司以购物返利模式进行非法集资,承诺回报较高的返利,从而非法筹集社会公众资金。而这种行为涉嫌传销或非法集资犯罪。那么,如果碰到类似返利卡与非法集资时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大家介绍。

遇到返利卡与非法集资应该怎么办

如何鉴别是否为非法集资

根据公安部门立案情况,那些以商品订单销售返利为幌子的投资理财活动往往打着农业科技、创意投资、超市等形式的旗号,以批发、零售等商贸服务为名,通过设立门店、广告宣传或口口相传等方式向社会推广。一些公司还在各地设立办事处、分公司,以代购代销名义募集资金。这些公司销售的商品标价虚高,无法通过零售渠道获利,缺乏实际盈利能力。如果新客户的投资不能支持老客户的返利,资金链必然断裂。此类公司还以酒、农产品、保健品等为载体,销售的商品大多是假冒名牌,产品质量未经有关部门检测。有的公司还在网上建立消费商城,以吸引广大消费者投资以及积分消费,诱骗消费者上当。

省商务厅相关人士指出,商品订单销售返利模式存在虚假返利、虚假宣传、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不可控、维权难度大等五大风险,其实质是以变化手法非法吸收社会公众资金,具有危害性大、隐蔽性强的特点。

遭遇非法集资应如何应对

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

2、遭遇非法集资诈骗,建议报警。

3、法律依据:

(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并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何避免非法集资陷阱

市民在投资理财过程中避免陷入非法集资吸金陷阱,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规机构的投资理财产品,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2、不要轻信“熟人”的推荐,投资前要深入了解项目的真实可信性。

3、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抱有非理性的期望,高利润背后往往隐藏着陷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法律也适用于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情况。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非法集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并希望其发生。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涉及大量人数

  • 律师,到达非法集资标准是多少钱

    非法集资的数额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个人和单位,分别给出了具体的非法集资数额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集资的量刑准则,指出不同犯罪类型的量刑有所不同,并受到案件具体金额、牵涉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探讨了动员员工以业主名义购买信托产品是否

  • 学校收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激后,应该怎么处理

    学校收取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缴后的处理流程。纪检部门将进行审查与清理,并依法追究所有涉案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学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等。同时,纪检部门还需妥善保管和处理已收缴的非法集资款项,确保资金不流失或滥用。对于非法集资行为,单位犯罪应认定违法所

  • 所有的非法集资参与人都会被找到吗

    非法集资参与人是否都会被找到的问题,指出警察叔叔只会抓那些达到逮捕标准的人,同时介绍了非法集资的罪名和报警立案的条件。文章强调,个人或单位集资诈骗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面临法律的制裁,而非法集资行为主要涉及到四个罪名。

  • 非法集资法院判无罪吗怎么判
  • 非法集资受害人不去报案有啥后果吗
  • 如何向国家举报非法集资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