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位发起、主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集资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根据情节轻重可以禁止其一定期限直至终身担任公司、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他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
2、个人发起、主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可以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集资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根据情节轻重可以禁止其一定期限直至终身担任公司、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他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
3、协助非法集资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履行查验、核对义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5、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因管理失职导致经营场所、销售渠道被非法集资人利用进行非法集资的,由金融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警告,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取消其任职资格或者禁止其一定期限内从事相关金融行业工作。
6、前款规定以外的机构因管理失职导致经营场所、渠道、平台被非法集资人利用进行非法集资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警告,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7、非法集资参与人,即为非法集资投入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
如何判定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行为。文章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对于非法集资的规定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四个条件,阐述了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危害。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加明确如何判断企业的集资行为是否合法,以避免遭受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非法集资诈骗的清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个人或组织需自行承担损失,地方政府仅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不承担代偿责任。债权债务清退后,剩余非法财物将被没收并上缴中央金库。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公众利益不受法律保护。
集资诈骗的法律解释。文章介绍了集资诈骗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件,包括非法集资行为、欺诈行为以及给受害者带来的财产损失等要素。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集资诈骗的危害,包括破坏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现行法律对集资诈骗的制裁措施,包括刑事处罚
非法集资投资人款是否能够追回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损失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政府不承担代偿责任。文章还介绍了非法集资的定义、特征以及打击非法集资的责任。非法集资活动应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对于参与非法集资的个人或机构,应承担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