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制度 > 职务犯罪的分类及解析

职务犯罪的分类及解析

时间:2023-08-19 浏览:8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9276
  一、民营企业玩忽职守立案标准

  民营企业员工玩忽职守不构成玩忽职守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成为本罪主体。民营企业员工玩忽职守的,公司可以开除当事人,为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公司也可以要求该员工承担赔偿责任。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1年以上,或者破产的;

  7、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100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三、玩忽职守是过失还是故意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追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也就是他应当知道自己擅离职守或者在职守中马虎从事对待自己的职责,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是他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营企业玩忽职守立案标准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可知,民营企业玩忽职守严重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但公司不能以玩忽职守罪到公安机关去报案。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类罪名与具体罪名

    类罪名、具体罪名以及单一罪名、选择罪名和概括罪名等概念。类罪名是对一类犯罪的概括,以犯罪的同类客体为标准分类;具体罪名是具体犯罪的名称,具有定义、构成要件与法定刑。单一罪名反映单一犯罪行为,选择罪名包含多种犯罪行为可概括使用或分解使用,而概括罪名则介

  • 刑事主体资格的定义和分类

    刑事主体资格的定义和分类,详细阐述了特殊身份的含义和特征,包括身份的持续性、与犯罪行为的联系程度、身份的类型等。文章还介绍了身份的类别,包括以职务、职业、法律义务等为内容的特殊身份。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身份犯的种类,包括真正身份犯和不真正身份犯。最后简

  • 渎职侵权犯罪罪名的分类

    渎职侵权犯罪罪名的分类,包括滥用职权类犯罪、玩忽职守类犯罪、徇私舞弊类犯罪、侵权类犯罪以及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五大类。每类犯罪都详细列出了具体的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等。这些罪名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违反规定造成的

  • 挪用公款罪的定义和分类

    挪用公款罪的定义、分类及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公款挪用为个人使用或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根据犯罪类型和不同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属于职务犯罪,受到刑法处罚。法律规定了不同情况下的刑罚标准,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对于挪用特定

  • 徇私枉法罪的身份犯性质
  • 刑事被害人的分类
  • 违法行为的定义及分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