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诉讼中拘传与民事诉讼中拘传的区别
1.在刑事诉讼中,拘传适用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民事诉讼中,拘传的对象只能是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或者是必须到庭的,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2.在刑事诉讼中,传唤并非拘传的必经程序;在民事诉讼中,必须是经过两次传票传唤,而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才可以适用民事拘传。
二、拘传的适用对象
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此要排除两种情况:
1.讯问已经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提审即可,无须办理拘传手续;
2.拘传只能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于其他当事人,也不适用于其他诉讼参与人。
三、拘传的程序和期限
1.必须出示相关手续;
2.执行拘传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对于抗拒拘传的,可以使用械具;
4.执行拘传以后,应当立即讯问;
5.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一次讯问时间不够,到时也应立即释放。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四、拘传的决定权和执行权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适用拘传,也都有执行拘传的权力。这里应该注意:公检法3家都有决定并且有执行权的只有拘传一种,其他的都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涉及国家安全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另外,公安机关还对拘留、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同时享有决定和执行权。
传唤证是否必须当面送达,以及传讯、传唤和拘传的区别。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属于强制措施,目的是使诉讼程序按计划进行,弄清案情。传唤须用传票,载明相关信息并依法送达。拘传具有强制性,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现行犯。传讯与传唤在司法实践中基本通用,但二者
拘传时间的限制以及适用条件。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计时始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刻。拘传的对象需要是自然人等并被传唤两次,无抗拒的特殊情况不能适用拘传措施。当被执行人不出庭且经过批评教育后仍不主动到庭时,可采取强制措施拘传到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可以抵扣刑期。对于被判处管制的人,每天的监视居住可以抵扣一天的刑期;对于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人,每天的监视居住可以抵扣两天的刑期。但是,如果监视居住发生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住处
敲诈勒索指的是用一定的手段威胁被害人强行向犯罪嫌疑人支付一定的财务或事物,根据法律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那么法院对于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对于敲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