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后是否可以撤诉?
时间:2023-09-01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诽谤罪最新立案标准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诽谤罪的立案标准进行了明确。
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
根据《解释》,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是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包括以下七种情形:(1)引发群体性事件;(2)引发公共秩序混乱;(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4)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6)造成恶劣国际影响;(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诽谤罪的构成标准
根据两高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如果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就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
网络举报的处理原则
与“网络反腐”不冲突,广大网民通过信息网络检举、揭发他人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对待,负责任地核实,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即使检举、揭发的部分内容失实,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不属于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就不应以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为手心律师网对诽谤罪最新立案标准的解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自诉案件的特点及程序
刑事自诉案件的特点及程序。刑事自诉案件是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特点包括直接起诉、调解和撤诉、反诉权以及上诉和申诉。审理程序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确保被答辩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刑事案件二次侦查缺乏新证据的处理方式
刑事案件二次侦查过程中缺乏新证据的处理方式,包括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撤诉、补充侦查的相关程序和规定,以及刑事证据的分类。在二次侦查中,如果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补充侦查是在原有侦查基础上的进一步调查和补充证据的活动,分为不同阶段
-
合同解除时效的规定
合同解除时效的规定,包括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分期履行、保证债务、合同无效和合同解除等不同情况下的诉讼时效起算,以及起诉、撤诉、公告催债等方式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在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时,债权人在首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诉讼时效起算。对于不同的合同情况,诉讼
-
法院发现无管辖权的处理方式
法院在发现自己无管辖权时的处理方式。根据法律规定,法院需将无管辖权的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同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若原告坚持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并移送案件。法院也可向原告释明情况并要求其撤诉。
-
法院民事起诉费用的承担责任
-
上诉人信息
-
重婚罪对方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