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权利 > 立案后多久会收到调解通知?

立案后多久会收到调解通知?

时间:2024-01-0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3184

  在实践中,走私假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呢?下面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走私假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1、犯本罪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具有下列严重情节的,即可在这一量刑幅度内量刑:

  (1)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外币折合成人民币币计算,下同)5000元以上不足50000元,或者币量500张以上不足5000张的;

  (2)走私伪造的货币达到500元以上不足5000元,或者币量50张以上不足500张且具有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的;

  (3)走私伪造的货币并投放市场流通总面值1000元以上不足10000元,或者币量100张以上不足1000张的;

  (4)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情节较轻,主要是指走私伪造货币的总面值500元以上不足5000元、或者币量50张以上不足500张的情况。

  3、犯本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就可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50000元以上或者币量5000张以上的;

  (2)走私伪造的货币构成犯罪,并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造成严重后果的;

  (3)冒充司法、海关、工商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10000元以上或者币量1000张以上的;

  (4)走私伪造的货币并投放市场流通总面值10000元以上或者币量1000张以上的;

  (5)与境外不法分子勾结走私伪造的货币,情节严重的;

  (6)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走私伪造的货币如属外币,应当按照查获犯罪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同种货币兑换人民币市场的汇价折算。

  二、走私假币罪的认定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系行为犯,一般情况下,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原则上都要判处相应的刑罚。但对于那些走私伪造的货币数额确实很小,如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不足500元或者币量不足50张,且不具有其他情节较轻的情况,参照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9月8日《关于办理伪造国家货币、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走私伪造的货币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似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则可依照本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而不作刑事处罚,但可由海关依照有关的海关法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走私假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总的来说,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追诉。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如需了解更多,欢迎来手心律师网咨询相关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还款方式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还款方式及如何识别公司人格混同问题。公司以其全部资产承担债务责任,包括组织机构、经营业务和财产方面的混同情况需注意。要辨别公司人格混同,可通过查询企业信息、收集交易信息等方式寻找证据。对于债的混同风险,可要求对方提供充分保证并及时

  • 股东出资不到位一般要承担哪些责任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是不是有效,法律依据是什么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

  • 公司股东出资比例纠纷范文
  • 母公司和控股股东的区别
  •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退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