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权利 > 立案后多久会收到调解通知?

立案后多久会收到调解通知?

时间:2024-01-0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3184

  在实践中,走私假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呢?下面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走私假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1、犯本罪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具有下列严重情节的,即可在这一量刑幅度内量刑:

  (1)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外币折合成人民币币计算,下同)5000元以上不足50000元,或者币量500张以上不足5000张的;

  (2)走私伪造的货币达到500元以上不足5000元,或者币量50张以上不足500张且具有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的;

  (3)走私伪造的货币并投放市场流通总面值1000元以上不足10000元,或者币量100张以上不足1000张的;

  (4)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情节较轻,主要是指走私伪造货币的总面值500元以上不足5000元、或者币量50张以上不足500张的情况。

  3、犯本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就可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50000元以上或者币量5000张以上的;

  (2)走私伪造的货币构成犯罪,并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造成严重后果的;

  (3)冒充司法、海关、工商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10000元以上或者币量1000张以上的;

  (4)走私伪造的货币并投放市场流通总面值10000元以上或者币量1000张以上的;

  (5)与境外不法分子勾结走私伪造的货币,情节严重的;

  (6)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走私伪造的货币如属外币,应当按照查获犯罪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同种货币兑换人民币市场的汇价折算。

  二、走私假币罪的认定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系行为犯,一般情况下,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原则上都要判处相应的刑罚。但对于那些走私伪造的货币数额确实很小,如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值不足500元或者币量不足50张,且不具有其他情节较轻的情况,参照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9月8日《关于办理伪造国家货币、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走私伪造的货币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似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则可依照本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而不作刑事处罚,但可由海关依照有关的海关法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走私假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总的来说,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追诉。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如需了解更多,欢迎来手心律师网咨询相关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的详细协议。甲方将所持有的某公司股权以特定价格转让给乙方,并规定了转让款的支付方式。双方需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并约定了股权交付的时间和条件。同时,合同详细说明了保证事项、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情况、争议解决方式等相关内容。

  • 公司法关于股东担保的规定

    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担保的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提供担保需遵守特定程序,涉及担保金额不得超过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时,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且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与表决。违反规定者需承担赔偿责任

  • 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法律责任及其依据

    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法律责任及其依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导致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需满足两个要件: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以及公司存在不能清偿的债务。此外,公司法还规定了股东出资不足的其他

  • 立案后多久会收到调解通知?

      在实践中,走私假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呢?  1、犯本罪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走私伪造的货币达到500元以上不足5000元,或者币量50张以上不足500张且具有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的;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

  • 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
  • 民间借贷立案后多久通知调解?
  • 起诉离婚法院多久受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