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及要点解析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及要点解析

时间:2024-01-22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3624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 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

如果销售的伪劣产品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即可构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

2. 未销售的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

如果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的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即可构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

3. 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

如果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的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即可构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

法律依据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相关规定:

根据该条款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如果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将面临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如果销售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如果销售金额达到二百万元以上的,将面临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处罚,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家欺骗消费者赔偿法是如何处罚的

    商家欺骗消费者的处罚法。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欺骗消费者,应按照消费者需求进行相应补偿,补偿金额至少为购买价格或服务费的三倍。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工商管理部门会依职权进行处罚,包括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并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能勒令停业整顿或吊销执照。同时

  • 欺诈消费者行为

    本文介绍了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使用商品分量不足、谎称处理品为正品等。根据相关规定,如果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消费者申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在5日内处理申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产

  • 交通事故处理完后是否需要拘留?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增加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两倍。这一规定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诈性服务,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

  • 如何判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刑罚?

    根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存在缺陷的三无产品而言,消费者可以向购买的经销商处索取三倍赔偿。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

  • 卖高仿不满5万的处罚标准
  • 假冒伪劣商品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
  • 侵权和假冒伪劣有什么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