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起正式实施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对夫妻婚内财产分割的规定打破了传统观念,引起了法律界和市民的热烈反响和讨论。现在,关于房子的争议越来越多,夫妻之间发生了各种纠纷。人们开始思考,是婚姻绑架了房子,还是房子绑架了婚姻?这些问题成为了人们最现实的关注点。
2007年5月,张某与李某登记结婚。婚后,张某的父母出资50万元购买了一套公寓,房子登记在张某名下。2007年7月底,张某和李某搬进了公寓。2011年8月17日,由于感情不和,张某和李某协议离婚,双方对房子的归属产生争执。张某认为,公寓是自己父母出资购买后赠与自己的,而且登记在自己的名下,因此房子应归自己所有。李某则认为公寓是张某婚后所得,而且双方共同居住在公寓里,所以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由于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他们将此事告上法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的明确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根据这条规定,在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结婚后,张某的父母出资50万元购买了一套公寓,且房子登记在张某名下。根据该条规定,我们可以认定张某的父母将房子赠送给了张某个人,因此该房屋是张某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李某无权分割此房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进行了重大的修改。新的规定是,如果一方父母在婚后赠与不动产且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出资人子女的个人财产,符合物权法中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即房屋的产权归属于房屋产权证上记载的权利人。为了防止将来不必要的纠纷,父母在为子女购买房屋时最好将房屋权属直接登记在子女的名下。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如果房子是由张某和李某的父母共同出资购买的,除非他们之间有其他约定,否则应认定为张某和李某按照各自父母出资的份额共同所有。然而,未登记产权的一方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出资的数额。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
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权仍属于双方父母。在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由母亲抚养,哺乳期后的子女如果
8月13日起正式实施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对夫妻婚内财产分割的规定引起了热烈反响和讨论。一起涉及房产归属的离婚案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案例中,张某与李某离婚后争
在哺乳期,一般不准判决离婚。我国《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