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离婚协议中一方的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伤害获得的医疗费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因此,离婚协议在双方离婚登记后生效,并且即使复婚,财产仍然属于个人婚前财产,除非进行财产公证。
离婚协议书只有在双方办理了民政部门或法院的离婚手续后才能生效。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前,如果一方反悔,离婚协议将不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当庭陈述等情况,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实已经破裂。即使一方拿到了有利条件的离婚协议书,也不能意味着掌握了财产分割的主动权。然而,离婚协议书中的内容可以作为夫妻感情和财产状况的相关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因离婚而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当事人因履行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如果男女双方在离婚后一年内对财产分割协议反悔并请求变更或撤销,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然而,如果人民法院在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总之,离婚协议在复婚后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子女抚养协议因复婚而失效,但财产分割协议仍然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
离婚协议书的相关内容。离婚协议书在民政局登记备案后具有长期有效性,只要双方未变更协议,就一直有效。协议书的生效需以书面形式存在,经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并经过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离婚协议书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必须明确记载双方真实意愿及
怀孕期间离婚的法律规定,男方在女方怀孕和分娩后一年内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或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请求的除外。离婚协议的效力与签署情况有关,特殊身份关系和离婚协议的生效问题需注意。在离婚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相关纠纷,包括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
离婚协议的公证程序及要求。离婚协议在民政部门办理完离婚登记手续后才能生效,公证并非必要,但为保障效力可选择公证。办理公证需准备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相关材料,并遵循一定程序,包括审查身份、询问双方意愿等。
协议离婚的四大优势:省时、省钱、保密度高以及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协议离婚快捷方便,可以当场颁发离婚证书。与诉讼离婚相比,协议离婚不仅节约时间金钱成本,还能更好地保护隐私。此外,协议离婚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但同时也提到了协议离婚的一些不足,如缺乏强制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