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是否能在侦查阶段获得取保候审?
时间:2024-02-03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案件侦查阶段的取保候审条件及程序
一、取保候审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带来社会危险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带来社会危险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取保候审申请主体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近亲属则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辩护人在刑事案件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以辩护人的名义提起取保候审的申请,并要求在三日内做出决定。
三、取保候审的变更撤销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不当,应当及时进行撤销或变更。取保候审的变更撤销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 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2.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情况;3. 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情况;4. 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带来社会危险的情况;5. 被逮捕的被告人的案件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的情况;6. 被逮捕的被告人正在怀孕或者哺乳婴儿,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带来社会危险的情况;7. 被逮捕的被告人在一审期间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且判决尚未生效的情况;8. 被逮捕的被告人在二审期间,羁押时间已达到一审法院判处的刑期的情况;9. 被逮捕的被告人因进行司法鉴定而尚未审结的案件,且法定期限已届满的情况;1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况;11. 保证人死亡、重伤或丧失保证能力的情况;12. 公安机关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案件需要复议、复核的情况,或者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情况。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在侦查阶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只要犯罪嫌疑人符合条件就可以批准。然而,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会撤销取保候审。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在侦查阶段能否取保候审的相关知识。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问题。文中提到了立案侦查的标准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包括个人和单位非法吸收存款的不同数额标准和情节。此外,对于大量收取会员费的行为,如果涉及非法集资,则构成非法集资行为。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会考虑案发前后归还部分资金和是否用于正常
-
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犯罪是否加重刑罚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中关于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犯罪的情况。对于在考察期内犯罪的未成年人,不会加重处罚,而是根据犯罪情节进行处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有责任加强管教,并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考察。考验期满后,若无规定情形,人民检察院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
被害人证据不足怎么办
刑事案件中证据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应作出不起诉决定,解除相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对于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应当撤销案件或不起诉等。同时,公安机关应当侦查收集证据,法院则应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判决
-
刑案件拘留地点的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案件拘留地点的相关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一般会被关押在看守所,且公安机关必须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拘留人送往看守所羁押。同时,法律规定了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人数要求及看守所内的讯问要求。
-
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
-
未成年人自首能否轻判
-
刑事立案监督去哪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