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设立程序 > 偷税罪的量刑和处罚问题

偷税罪的量刑和处罚问题

时间:2024-02-1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5516

偷税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纳税人实施以下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且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将构成偷税罪:

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用于记帐的发票等原始凭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记帐凭证的行为。

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纳税人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将构成偷税罪。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

纳税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将构成偷税罪。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纳税人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等,将构成偷税罪。

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将构成偷税罪。

扣缴义务人的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扣缴义务人实施上述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且占应缴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将构成偷税罪。扣缴义务人书面承诺代纳税人支付税款的,应当认定扣缴义务人已扣、已收税款。

偷税罪的刑事处罚

实施上述行为,偷税数额在五万元以下,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以前已经足额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五年内多次实施偷税行为,但每次偷税数额均未达到构成犯罪的标准且未受行政处罚的情形,将被认定为未经处理。

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因同一偷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又被移送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依法定罪并判处罚金的,行政罚款折抵罚金。

抗税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实施抗税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将构成抗税罪:

聚众抗税的首要分子

实施聚众抗税行为的首要分子,将构成抗税罪。

抗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实施抗税行为的抗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将构成抗税罪。

多次抗税的

实施多次抗税行为,将构成抗税罪。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

实施抗税行为时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将构成抗税罪。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实施抗税行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构成抗税罪。

抗税罪的刑事处罚

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与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共同实施抗税行为的,将以抗税罪的共犯依法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当证人证言或鉴定意见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且公诉人、当事人等对其有异议时,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或鉴定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应当出庭。警察在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也需要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拒不出庭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经政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标准、定罪量刑标准、从宽处罚情形以及单位犯罪的情况。该司法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

  •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故意要求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故意要求和相关法律规定。犯罪行为人可能出于各种动机破坏交通工具,但动机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根据刑法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等,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此外,劫持

  • 刑事状纸的撰写要点

    刑事状纸的撰写要点,包括被告人信息的详细书写、案件背景、管辖权变更、犯罪事实及证据和定罪量刑建议等方面。文章指出,刑事状纸应当全面、准确地反映案件情况,确保相关事实和证据得到充分阐述和证明。在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符合法律程序和规定,确保状纸的合法性和

  • 刑事诉讼中的公诉人答辩技巧
  • 投毒致死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 掩饰罪涉案24万从犯判几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