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 客观要件:诈骗罪的客观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 主体要件: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诈骗罪。
4. 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1. 报案:受骗后,被害人应前往警察局报案。警察根据受骗财物数额的大小决定是否立案。
2. 数额考量:警察会考虑受骗财物的数额,数额较小的案件立案可能有一定难度。如果双方签订了合同,警察可能认为是合同纠纷,此时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自诉。
3. 立案调查:如果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公安机关会以诈骗罪立案。公安机关会对报案人进行口供录取,收集证据并进行调查。一旦确定犯罪嫌疑人,会传讯询问。如果犯罪嫌疑人不配合,可能会进行拘留审讯。
4. 移交检察院:公安机关侦查后,如果犯罪嫌疑人承认犯罪,案件会移交给检察院审查。检察院会根据证据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如果证据有瑕疵但可以提起诉讼,案卷会退回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之后再提起公诉。如果是受害人直接提起控告,检察院认为不予立案的,会在15日内向受害人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告知受害人不予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5. 复议申请:如果受害人不服不予立案决定,可以在收到通知书后10日内向检察院申请复议。检察院会进行认证的调查,并给予受害人答复。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对于诈骗罪的处罚如下:
1.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对于使用假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造成较大电信资费损失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可以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各地法院和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范围内确定具体数额标准。
以上是关于诈骗案件的立案流程和处罚的相关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经济犯罪行为时,应当提起公诉,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然后交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如果您有任何法律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符合的条件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期限和审查起诉阶段的时间。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应确保定罪量刑的事实有证据证明,证据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并排除合理怀疑。公安立案到结案的时间因案件情况不同而异,一般公安阶段时间为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必须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讯问是司法机关为了收集证据、查明案情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诉讼当事人进行的查问。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包括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
如果是强制传唤要带手铐。强制传唤,是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嫌疑人,使用强制方法将其带至公安机关或指定地点接受询问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大家都知道,刑事犯罪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立案标准,只有达到立案标准,它才能够进行立案。一般来说,刑事诈骗的立案标准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的,那么合同诈骗达不到立案标准的话怎么办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诈骗不够立案标准咋办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