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应如何称呼?
时间:2024-02-04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的称谓
一、被告人的称谓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被称为被告人。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被害人等的申请或检察机关的提起,对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进行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如果刑事案件已经审结,附带民事诉讼应作为独立的民事案件进行审理。通常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应与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但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程过长,有时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结束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三、被告人的相关概念
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是指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人。通常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与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相同(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承担赔偿责任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可能不是承担刑事责任的被告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86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1. 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通常是其父母。2. 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3. 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和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对被害人的经济赔偿应视为已故刑事被告人生前所负的债务,属于遗产清偿的范围。4. 其他依法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这里的单位应广义理解,既可以是法人组织,也可以是非法人单位。对于成年被告人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如果其亲属自愿代为承担,应予准许。以上是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的称谓的详细介绍。根据相关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应被称为被告人。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展开事故监督的情形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
检察院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
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机
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机问题。文中介绍了关于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以及诉讼阶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及相关争议。同时,也提到了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被害人需要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注意事项。
-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
-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的利与弊是什么
-
车祸人伤保险赔付的专业律师解读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