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鉴定和司法鉴定是两种不同的鉴定方式。医疗鉴定是由医学会鉴定专家组或医患双方共同委托进行的,而司法鉴定是由司法鉴定部门进行的。由于二者的启动程序、鉴定人员的组成、鉴定方式和内容不同,因此两种鉴定结论在诉讼中的公信力有很大差异。
医疗鉴定的启动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或医患双方共同委托进行。而司法鉴定一般是由双方当事人或法律服务机构申请,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由于司法鉴定是在诉讼程序中启动的,法官对案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因此司法鉴定可能更具针对性,提供的材料更客观、真实、全面。
医疗鉴定和司法鉴定都需要医学专家的参与,但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数量和地位不同。医疗鉴定由医学会组建专家库,由双方当事人从专家库中选择医学专家参加鉴定。而司法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组织两名以上具备司法鉴定人资格的法医学专家主持,同时可以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参加鉴定。
鉴定是一项法律服务的特殊工作,涉及法律问题、证据审查和事实认定等。因此,单纯的临床医学专家开展鉴定很难做到完美。相比之下,从事司法鉴定的法医能够更好地将医学知识与法律结合。
医疗鉴定由医学会负责组织,而司法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组织。医学会在整个医学鉴定过程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而司法鉴定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组织关系相对松散,受到医疗机构的影响较少。
医学会虽然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团体,但由于与卫生行政机关和医疗机构有联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司法鉴定机构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与医疗机构的关系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鉴定的效力。
医疗鉴定和司法鉴定最根本的不同在于鉴定的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医疗鉴定主要解决行政处理和赔偿调解问题,而司法鉴定主要解决医疗行为是否具有过错和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医疗纠纷的诉讼中,法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医疗损害事件是否符合侵权责任构成的要件。这包括损害行为、损害结果、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行为本身是否具有过错。司法鉴定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专业的鉴定意见,使案件的裁判更加科学、公正。
鉴定的监督对于鉴定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性至关重要。医疗鉴定的监督主要包括医学会对鉴定专家资格的审查、卫生行政机关对鉴定文书的审查以及上级医学会对下级医学会鉴定结论的监督。而司法鉴定的监督包括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两个方面。
医疗鉴定的监督力度相对较弱,缺乏相应的监督保障措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鉴定的效力。相比之下,司法鉴定的监督更加严格,包括行政监督和法庭审查,能够更好地保证鉴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从医疗鉴定与司法鉴定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司法鉴定在启动程序、鉴定人员的组成、鉴定的内容和问题、鉴定的监督机制等方面都优于医疗鉴定。因此,在医疗纠纷中,选择司法鉴定能够更好地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要求。鉴定涉及专家选择,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需回避某些情形,如当事人身份及利害关系等。书面陈述意见需向医学会提交医疗事故描述及相关细节。鉴定流程包括申请鉴定、缴纳费用、提交材料、专家选择等步骤。专家讨论后出具医鉴结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