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如果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将不能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然而,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避免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在审理程序上的分离,以提高效率、节省诉讼资源,并有利于及时查清案情。但是,如果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刑事判决生效以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则不受刑事诉讼法有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期间的限制,可以按照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包括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90条规定,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如果已经记录在案,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如果当事人双方经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并达成协议,并已经给付赔偿,被害人仍然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具体情况包括:(1)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2)在公诉案件中,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段通过侦查、起诉机关提起;(3)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遭受损失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既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段通过侦查、起诉机关提起;(4)如果遭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记录在案,并将原告人的诉讼请求和有关材料,在提起公诉的同时,一并移送人民法院。允许在侦查、起诉阶段向侦查机关、起诉机关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有利于促使侦查和起诉机关在侦查、起诉的过程中注意查明与附带民事诉讼有关的事项,如被害人实际遭受的物质损失、加害人的责任情况、被告人的实际支付能力等。
一般情况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详细说明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经过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书写诉状有困难,也可以口头起诉。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进行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然后向原告人宣读;原告人确认准确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都应当说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年龄、住址、控告的罪行以及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程度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内容。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必须在起诉书上写明,不能口头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2)有明确的被告人;(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要求被告人或其他责任人员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文书。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1. 首部应当写明文书名称,即"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以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的个人信息。
2. 正文应当写明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明损失的证据等。
诉讼请求应当明确请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的项目和具体数额。
事实应当详细描述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理由应当根据法律规定,说明为何应当要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
证明损失的证据应当列明名称、种类和来源。
3. 尾部应当写明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份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签名或盖章,以及具状时间。
由于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的,检察机关已经对犯罪行为提起公诉,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中应当重点写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的情况及相关证据。
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确保附带民事判决能够得到执行,司法机关对被告人的财产采取一定的保全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3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在必要时查封或扣押被告人的财产,这就是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措施。
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存在紧急情况,即被告人或其他人可能实施某种行为导致法院未来作出的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可能无法或难以得到执行。第二,财产保全的对象限于被告人的财产或与本案有关的财产,不得对与被告人和本案无关的财产进行保全。第三,保全财产的价值必须相当于权利请求或诉讼请求的金额,不能超过权利请求或诉讼请求的金额。第四,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如果案件情况发生变化,据以采取财产保全的原因消失,应当及时撤销财产保全。
附带民事诉讼的先予执行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法院就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之前,根据民事原告人的请求,要求民事被告人先行给付一定款项或履行一定义务并立即执行的措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对于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提出先予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裁定是否先予执行。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特点以及庭审程序的具体步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程序中审理民事纠纷的一种诉讼形式,主要解决物质损失赔偿问题。庭审程序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和宣布休庭等待判决等环节。当事人需了解相关的刑事法律规定、民事赔
为什么无法在中级人民法院查询到上诉案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审人民法院未将相关材料递交上级法院。同时介绍了上诉程序、递交要求、上诉条件和提起人的相关信息。当事人对判决不满可上诉,并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或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近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