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1)普刑初字第335号
公诉机关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王某因涉嫌犯信用卡诈骗罪,于2010年11月26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取保候审。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沪普检刑诉[2011]11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某犯信用卡诈骗罪,于2011年5月1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被告人王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王某于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间先后申请办理了招商银行及中信银行的信用卡,后持卡透支消费及取现,至2010年2月透支本金共计人民币16831.05元,具体犯罪事实分述如下:
1、2008年3月,被告人王某向招商银行申请办理了一张卡号为439225002519xxxx的信用卡,后持卡透支消费及取现,至2010年2月透支本金共计人民币3024.42元,经银行多次催收仍不归还。
2、2008年4月起,被告人王某先后向中信银行申请办理了卡号为518212800498xxxx及403391001265xxxx的信用卡(两卡用同一信用额度),后持卡透支消费及取现,至2010年2月透支本金共计人民币13806.63元,经银行多次催收仍不归还。
2010年11月24日,被告人王某接公安机关电话通知,主动前往并如实供述上述犯罪事实。
上述事实,被告人王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均无异议,并有中信银行提供的报案材料、信用卡申请表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交易明细、法律责任告知书、公安机关报立案送达通知,催收记录、催收函,招商银行提供的报案材料、信用卡申请表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交易明细、催收记录、紧急通知函以及公安机关出具的抓获经过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的规定,超过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催收仍不归还,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依法应予处罚。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的罪名及犯罪事实成立。被告人王某系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王某在被司法机关取保候审期间能遵纪守法,有悔罪表现,可对其酌情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予以考验。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可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六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王某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罚金款应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缴纳)。
被告人王某回到社区后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完成公益劳动,做一名有益社会的公民。
二、赃款依法予以追缴,发还被害单位中信银行、招商银行。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代理审判员 施 赟
二O一一年五月十一日
书 记 员 谭佳怡
一起信用卡诈骗罪案件的辩护过程。辩护律师指出,被告人初X正常使用信用卡,没有恶意透支行为,且最后一次透支是因为特殊情况导致遗忘还款。此外,公诉机关对初X犯信用卡诈骗罪的指控证据不足,初X已有还款意图并已还清款项。因此,辩护人认为初X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中的累犯是否适用问题。根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施细则》,对于具有累犯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速裁程序。此外,细则还规定了其他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如涉及未成年人、盲人等特殊情况以及案件中存在异议等情形。同时,也规定了符合速裁程序
信用卡是否可以进行财产保全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要信用卡与案件有关或符合申请保全的范围,人民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查封和冻结。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信用卡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包括构成要件和如何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等。
刑事速裁程序的相关内容。该程序主要针对事实清楚、被告人认罪认罚、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简化了庭前讯问和开庭通知等环节,审理期限通常为受理后十日内审结。其适用条件包括案件级别、可能判处的刑罚、案情清晰度以及被告人的意愿等。速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