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0条第2款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上诉权是法律赋予他们以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一项基本的诉讼权利。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只要在规定期内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起上诉,必然就会引起第二审程序。同时,如果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并不同时是刑事部分的当事人,其上诉权的范围只限于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起上诉,不能涉及刑事部分。另外,如果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时就是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则有权对全案的判决、裁定提出上诉,也可以单独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裁定提出上诉,或者单独就刑事部分的判决、裁定提出上诉,还可以同时就刑事部分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裁判一并提起上诉。如果只单独就刑事部分上诉的,其上诉效力不影响附带民事部分;如果只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的,其上诉效力也不影响刑事部分;如果未明确针对刑事部分或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裁判提出上诉,只是笼统声明不服上诉的,应视为对全案提出上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1条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有关附带民事诉讼的部分认为确有错误的,有权利也有义务提出抗诉。如果人民检察院只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裁判提出抗诉的,其抗诉的效力不影响刑事部分的裁判;如果只就刑事部分的裁判抗诉的,其效力也不影响附带民事部分的裁判;如果对全案提出抗诉的,其效力则及于包括刑事部分和附带民事部分在内的全部裁判、裁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抗诉案件,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关于第二审程序的有关规定。具体地说,应当根据附带民事诉讼中上诉、抗诉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刑事部分和附带民事部分都进行上诉和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全部内容,对其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对于只就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刑事部分或者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单独提出上诉或者提起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案件的判决、裁定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并就上诉、抗诉的部分进行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提出上诉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刑事部分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的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
调解是我国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重要方式之一。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调解处理,在进行调解时,应注意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合法的原则。调解应当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并平等地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解应当及时进行,不能久调不决。对于当事人双方或一方不愿接受调解,或者经过调解达不成协议,或者虽然达成调解协议,但在调解书前当事人翻悔的,调解无效时,应当及时判决。调解书一经送达双方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即告终结。如果在调解书送达前,双方或一方当事人翻悔的,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及时进行判决。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抗诉案件的过程中,对于原审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提出反诉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诉进行调解。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特点以及庭审程序的具体步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程序中审理民事纠纷的一种诉讼形式,主要解决物质损失赔偿问题。庭审程序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和宣布休庭等待判决等环节。当事人需了解相关的刑事法律规定、民事赔
为什么无法在中级人民法院查询到上诉案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审人民法院未将相关材料递交上级法院。同时介绍了上诉程序、递交要求、上诉条件和提起人的相关信息。当事人对判决不满可上诉,并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或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近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