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 国家强制性:民事责任的承担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违法或违约行为必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 违反民事义务:只有违反了特定的民事义务才会产生民事责任,如果没有义务,即使产生了责任,也不需要承担。
3. 以财产性责任为主:民事责任的承担主要是财产性的,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4. 补偿性责任:民事责任是对受害方因违约行为遭受损失的补偿,其根本属性是补偿性。
5. 相对性责任:民事责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责任,只存在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
1. 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只能在合同当事人间产生。
2. 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只存在于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
3. 违约责任是补偿性责任,旨在使受害人所受损失得到恢复或补救,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4. 违约责任可约定,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方式和数额,但约定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
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 侵权责任是针对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而产生的责任。
2. 侵权责任的对象是绝对权,只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3. 侵权行为是行为人有意识的行为,无意识的行为不会产生侵权责任。
在区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确定所违反的义务是法定的一般注意义务还是针对特定人的注意义务,违反前者构成违约责任,违反后者构成侵权责任。
2.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产生的前提不同,违约责任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违反合同的责任,而侵权责任是基于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律上规定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
3. 违约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而侵权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4.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不同,违约责任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而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在人身损害的情况下为一年。
5.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免责条件不同,违约责任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免责事由,但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只能是法定的。
6.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责任形式和赔偿范围也不同,违约责任适用于违约责任的形式,而侵权责任适用于侵权责任的形式,后者的赔偿范围还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
通过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别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合同当事人和缔约当事人来说,了解这两种民事责任的本质,合理划分二者的界限,有利于充分保护他们的民事权益。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规定还有待完善,但已经在与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接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因此,研究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划分界限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无偿委托合同发生损失的赔偿问题。对于侵权损害,受托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委托人如有过失也需负责。违约损害赔偿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偿委托中,受托人仅对重大过失负责;有偿委托中,受托人需承担一般过失责任。委托合同涉及委托他人处理事务,分为有偿和无偿,其中可
侵权责任纠纷的警察管辖问题以及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侵权责任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但如果涉嫌犯罪可由公安机关处理。文章还从归责原则、责任构成要件和免责条件、责任形式、责任范围以及证明责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侵权
买卖合同中违约责任的约定问题。当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时,出卖人可以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按照法律规定计算利息。合同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法的,按约定处理。违约金认定不限于“违约金”一词,还包括其他约定。虽然法律赋予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权利,但违约
《侵权责任法》中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的适用。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其中不可抗力是法定的责任事由。合同责任的免责事由包括法定的不可抗力及约定的免责条款。抗辩权也视为免责事由,但其行使并不构成违约。不可抗力可根据其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