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 > 法律依据及类型:清算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及类型:清算赔偿责任

时间:2024-06-15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5631

清算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18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张其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此外,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也应予以支持。若上述情形是由实际控制人原因造成的,债权人主张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也应予以支持。

清算赔偿责任的性质

清算赔偿责任是清算责任的转化,是清算主体不承担行为责任的法律后果。与清算责任不同,清算赔偿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清算主体应当以自己的财产对法人或者债权人进行赔偿。此外,清算赔偿责任也是一种侵权责任,因为清算主体有不作为的过错,债权人遭受了实际的损害后果,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清算赔偿责任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清算赔偿责任的类型

清算赔偿责任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一种是积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

消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

消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是指清算主体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或者怠于履行清算义务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这种责任首先应当是一种补充责任,即债权人应当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债务人承担责任,当这些债务人无法承担责任或只能承担部分责任时,债权人才能要求清算主体承担责任。具体来说,补充责任是指在债权人无法找到债务人或者能够找到债务人但其不能或者不能全部清偿债权人损失的情况下,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可向清算主体要求清偿。在清算主体承担责任后,清算主体可以向债务人进行追偿。当然,如果债务人直接满足了债权人的清偿请求,清算主体的赔偿责任也会消除。

根据法人终止后不履行清算义务的具体情况不同,清算主体所承担的补充责任范围也不同。具体而言,在法定期限内拒不履行清算义务或者虚假出资的情况下,清算主体应在公司注册资金范围内承担责任;若公司股东怠于履行清算义务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等实际损失时,基于过错,不履行清算义务的股东应在所造成的实际损失范围内承担责任;若股东抽逃出资或恶意处置财产时,应在抽逃出资或恶意处置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此外,消极不履行赔偿责任也是股东之间的一种连带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18条第二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这意味着有过错的股东对债权人构成共同侵权,应在彼此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积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

积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是指未经依法清算就办理注销登记后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与消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不同,积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在主观上具有更大的恶性,因此在责任要件上与消极不履行的赔偿责任不同。只要清算主体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了注销登记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清算主体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清算主体不能以其未清算注销未造成法人财产的贬损灭失为抗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公司注销后产生的合同纠纷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可以起诉原股东。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申请公司注销前需进行清算,并准备相关文件,如清算报告、股东会决议等。不同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需提交不同文件,违反规定的公司需

  • 公司撤销

    公司撤销和注销的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撤销登记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并指出撤销登记在其他相关法律中被视为较重的行政处罚。接着阐述了如果撤销登记是由于行政机关的过错导致的,则属于行政处理。此外,还介绍了撤销登记制度和公司注销的条件及步骤,包括清算、登记

  • 一、新增股东的股价计算方法

    有限公司新增股东的股价计算方法以及股东退股变现的方法。在新增股东时,可以选择原始股价或权益价计算入股股价,计算方法影响是否清盘。股东退股变现需遵守公司法规,不能自行退股变现,只能转让给第三方。同时,新增股东的形式和出资评估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 股东间股份转让的合法性

    股东间股份转让的合法性。在特定情况下,股东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股份转让,但需要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司章程的限制。只要转让符合相关要求,即为合法有效。涉及多种可能的特定情况和法律限制,股东在转让时需确保遵守相关程序和要求。

  • 担任公司法人解散后可以担任其它公司股东吗
  • 法人终止和法人解散的区别
  • 孕期公司清算解散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