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责任承担 >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时间:2025-07-17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0677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和依合同规定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那么违约损害赔偿有什么法律依据?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和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来要求违约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外,当没有合同约定时,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确定损失赔偿额。

二、违约损害赔偿的方式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对方违约时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要求赔偿损失:1. 约定违约金: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支付给对方的违约金。例如,在建筑合同中,误期损害赔偿可以作为一种违约金的方式。2. 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这种方式在建筑合同中应用最广泛。例如,FIDIC合同条件的第63条和第69条分别规定了承包商和业主违约情况下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3. 按法律规定确定损失赔偿办法:当没有合同约定时,可以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来确定损失赔偿额。这种方式适用于没有具体约定的情况,并确立了违约损失赔偿的一般原则。

三、我国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

我国现行合同法采用了完全赔偿原则,即违约方对受害人因违约行为遭受的全部损失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一原则被认为是现代各国违约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并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立法。其目的是在金钱能够补偿的限度内,使受害人恢复到合同正常履行所能达到的同样状态。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违约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另外,根据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低或过高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调整。

四、具体适用法律的规则

在确定违约损失赔偿额时,需要注意以下规则:1. 不能获得主观推测的损害赔偿;2. 赔偿办法不能导致经济浪费;3. 受损害方本来就无法履行合同时,不能要求赔偿。根据上述法律依据和规则,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采取约定违约金、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按法律规定确定损失赔偿办法来要求违约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我国现行合同法采用完全赔偿原则,并规定了确定违约损失赔偿额时的一些规则。

  • 工伤和人身损害的区别:您需要知道的关键差异

    本文分析了损害赔偿金的概念、分类以及与违约金的区别。损害赔偿金是指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对方遭受损失时,按照法律和合同规定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损害赔偿金分为约定损害

  • 开车撞人事故处理及法律处罚指南

    1、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及时进行查勘定损,根据《保险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的,保险人对无法确定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保险

  • 法律服务违约赔偿的范围与限制

    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是指在发生违约情事以后,在请求损害赔偿时应如何确定损害的范围,根据什么原则来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由此可见,在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赔偿时,则应适用法定赔偿。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别规定的损害赔偿。在我国民事主体签订的合同里,

  • 合同约定的损害赔偿上限有效吗
  • 合同不成立是违约之诉吗
  • 被车碰了该怎么理赔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