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项规定,承包地征收补偿款分配纠纷,属于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为民事案件予以受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的分配行为,属于村委会行使自治权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行为。当事人就征收补偿款分配纠纷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对征地补偿费分配存在争议,属于民事纠纷的,应当在3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经过诉讼时效后,将无法保障自己的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承包合同纠纷;
(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解决审理合伙纠纷案件的程序问题。在合伙权利与义务明确的情况下,可一并确定各方应承担的债务份额并在裁判文书中明确连带责任。对于合伙人之间债务分担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分开审理。同时,当某一合伙人超额偿还债务时,其他合伙人均应列为诉讼当事人。在核实合伙经营
机动地的定义、作用以及管理问题。机动地是土地承包过程中为解决人地矛盾和减少承包地调整次数而保留的土地形式,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招标承包经营。但机动地管理存在混乱,存在的问题包括机动地预留面积过大、发包不公平等。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机动地的本质作用缺乏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主体、法律保护、特征以及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公民或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进行承包经营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其特征在于其客体是特定的土地或自然资源,承包期限由合同约定,且其性质是一种与债权不同的新型物权。
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购销合同纠纷案,重点讨论了委托付款说明的性质以及其与债务转移的区别。A公司与B公司存在合法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B公司委托甲代为支付货款,但不能因此认为甲承担了支付货款的义务。委托付款与债务转移在形式上有相似性,但在法律上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