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国家对土地赔偿多少

国家对土地赔偿多少

时间:2024-12-1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8557

国家土地赔偿标准及纠纷处理方式

一、国家土地赔偿标准

农村土地征收赔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

1. 土地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被征收耕地的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以六至十倍进行补偿。

2. 安置补助费

安置补助费的计算方法是根据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量来确定。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量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进行计算。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补偿标准为被征收耕地的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然而,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偿费最高不得超过该耕地的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3. 青苗补偿标准

对于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按照季产值的三分之一进行补偿。对于成长期的农作物,最高按一季度产值进行补偿。对于粮食、油料和蔬菜青苗,如果能够收获,将不予补偿。对于多年生的经济林木,应尽量移植,并由用地单位支付移植费;如果无法移植必须砍伐的,由用地单位按实际价值进行补偿。对于成材树木,由树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补偿。

4. 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

征收土地时,如果需要迁移铁路、公路、高压电线、通讯线、广播线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并编制投资概算,列入初步设计概算报批。拆迁农田水利设施及其他配套建筑物、水井、人工鱼塘、养殖场、坟墓、厕所、猪圈等的补偿,按照相关标准支付迁移费或补偿费。当用地单位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业建设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二、征地补偿纠纷处理方式

1. 征地纠纷行政复议

2. 征地纠纷行政诉讼

3. 征地纠纷中的民事诉讼

4. 征地补偿协调裁决

5. 征地纠纷听证制度

三、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确保他们的长远生计。

征收土地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于农村村民住宅,应按照先补偿后搬迁、改善居住条件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进行补偿,保障农村村民的居住权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包括搬迁前期和过程中的费用补偿、基于拆迁政策的奖励费用以及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具体补偿包括机器设备调试修复等费用、速迁费及拆迁奖励等,且因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商铺将根据过渡期限给予相应补偿。因拆迁导致的商铺停租也将得到

  • 国家电网对高压线下的房屋拆迁的赔偿项目有哪些

    国家电网在建设基础电力设施时需要征地并赔偿被征收人。国家电网对高压线下的房屋拆迁的赔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土地征收的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标准等。土地补偿费一般为耕地

  • 土地征用补偿纠纷案例的法律分析与解决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四条,国家赔偿的范围计算标准如下:对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对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

  • 国家对土地赔偿多少
  • 国家土地征收赔偿规定解析
  • 国家土地征收赔偿制度的法律解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