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解读著作权法第四条:保护作品创作者的权益

解读著作权法第四条:保护作品创作者的权益

时间:2024-05-01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0119
  一、著作权

  著作权是有期限的保护著作人知识财产的权利。著作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著作权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是保护思想本身。著作权在一定期限经过后,著作财产权即归于失效,而属公有领域,任何人皆可自由利用。

  二、著作权法定使用条件

  1、报刊转载

  《著作权法》(2010)第33条第2款规定: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这一规定仅仅适用于报纸和期刊之间的转载和摘编,并不适用其他媒介,比如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影音作品等。

  转载,是指原封不动或者略有改动之后刊登;

  摘编,是指对原文主要内容进行摘录、缩写。

  在网络时代,报纸、期刊纷纷有了网络版,例如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但是,报刊转载仅限于纸介质载体之间的转载和摘编,网络未经许可转载已发表作品构成侵权。

  因为在网络盗版泛滥的情况下,作品一旦进入网络,权利人很快就失去对作品的控制。

  2、制作录音制品

  《著作权法》(2010)第40条第3款规定: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从该条款可知,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只允许“制作”录音制品,而不允许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发行由此制作完成的录音制品。但是,这种解释不符合立法原意。

  实际情况是,除了制作行为之外,后续的复制、发行和通过信息网络传输该录音制品的行为也在法定许可的范围。

  3、电台或电视台播放

  《著作权法》(2010)第43条第2款规定: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三、著作权注意事项

  1.著作权确权

  2.主要侵权行为的判定

  3.著作权保护与诉讼

  (1)取得著作权阶段保护

  (2)诉讼阶段的著作权保护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著作权法定使用条件的相关内容,国家对于著作权的法定使用情况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也进行了相关规定,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手心律师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退款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的退款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著录项目变更时需缴纳相应费用。如决定取消变更,需及时向专利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说明原因,申请费用可退还。涉及的费用种类和缴纳标准由相关部门制定。

  •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著作权登记审批的流程和期限。申请人需提交身份证明、作品权利归属证明等材料,登记机关核查期限为一个月。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未经许可的复制、发行、表演等行为,未经许可的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发行和传播,未经许可的广播、电视播放或复制等行为,故意避开或破坏技术

  • 网上找图做手机壳算侵权吗

    图片被用作商业用途,不经创作者本人同意的,是侵权行为。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除非具有法定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例外情形

  • 转载文章含图片是否侵犯图片的著作权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的,应当在报纸、期刊刊登该作品时附带声明。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翻

  • 著作权与商标权权利冲突怎么处理
  • 版权申请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表情版权登记在哪登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