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算开始前,清算义务人主导着清算的方向。清算组成员在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中立于受托人的地位,与债权人、股东、公司处于受益人的地位。然而,在公司清算时,债权人、公司、股东所面临的风险,症结却在于清算人不履行或不当法定的职责和义务。
为了解决公司对债权人保护的问题,必须在法律制度上明确清算人的义务和责任,明确清算人应当忠实、勤勉履行义务,否则应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这样可以确保对公司债权人、公司、股东有效的救济。
根据未清算的主客观因素,可以将清算损害赔偿的具体形态做以下分类:
在清算过程中,如果公司财务制度不规范而导致公司资产状况无法查清,清算义务人应对公司解散前的资产状况承担证明责任。如果清算义务人举证不能,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清算义务人与清算公司财产混同,导致公司的债权债务亦难以区分,清算义务人应对清算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清算义务人逾期不清算、法院判决清算仍不清算,导致公司财产毁损、灭失、贬值,并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清算义务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清算义务人编造已清算完毕的虚假事实注销公司,导致公司财产转由股东占有,清算义务人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清算义务人对未了的债务承担责任或者负责处理承诺,应根据承诺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责任范围。
如果清算义务人逾期清算或者擅自处理清算财产、过失遗漏债权,导致公司财产毁损、灭失、贬值,清算义务人应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清算义务人不当履行受托义务,导致公司、股东、债权人损失,选任清算人、选派清算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收购公司的注销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被收购公司在完成清算程序后,需组成清算组进行财产清理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等。若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申请破产。清算结束后,制作清算报告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最后,持相关文件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完成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公司注销后产生的合同纠纷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可以起诉原股东。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申请公司注销前需进行清算,并准备相关文件,如清算报告、股东会决议等。不同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需提交不同文件,违反规定的公司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清算中股东的权利以及清算组成员的选任要求。公司解散进行清算时,股东组成清算组并享有相应权利。清算组负责执行清算事务,包括清理公司财产、处理未了结业务等。清算组成员的选任由股东会决议或一人有限公司的书面文件确定,可以是自
公司撤销和注销的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撤销登记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并指出撤销登记在其他相关法律中被视为较重的行政处罚。接着阐述了如果撤销登记是由于行政机关的过错导致的,则属于行政处理。此外,还介绍了撤销登记制度和公司注销的条件及步骤,包括清算、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