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民事案件中占很大比例,对此类案件的处理结果也往往使当事人不满意,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检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案件中不断上升,其申诉理由多为赔偿的数额与损伤程度应支出的合理数额不符,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伤大治。有的受害人本来无需住院或药物治疗,损害事实发生后,就通过托人等办法住进医院,医生催其出院也赖着不走,由此而造成纠纷。如荣某与谢某发生争执,谢某为挣脱荣某的撕拽,打了荣某两记耳光,5天后,荣某托人住进了医院,医院屡催,才在住院20天后出院,对于损害赔偿的数额,双方由此争执不下。
二、一伤多治。受害人受伤后住进医院,并非是单纯治疗所受到的伤病,而是在治疗伤病的同时,治疗身体的旧病。赵某因交通肇事住进医院,治疗因伤而脱落的八颗牙,牙伤基本治愈后,赵某又在医院住院近一百天,治疗骨质增生、胃病等,扩大了加害方的赔偿额度。
三、一伤众治。一人受伤住进医院,但其医药费并非其一人花费,而是其家属、亲友都以伤者的名义开药。
四、虚构药费。受伤住院,不仅在医院开方用药,而且还要到一些个体诊所开用药收据,增加加害方的赔偿数额。如李某摔伤后住进医院,治愈后,仍继续到医院买药,同时还到药房、个体诊所买药,使药费超过合理部分数千元。
五、利益驱动,医院开大方。目前,一些医院实行承包制,医生的工资与处方额挂钩,因此,个别医生就给被伤害人开大处方,多用药,用贵药,使这笔支出转移到加害方,扩大其支付数额。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审查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应该从严、从细,堵住医院费的“黑洞”,即使伤者得到合理的治疗补偿,又要保护有过错一方的合法权益,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原则。
学生在学校请假回家发生意外时,学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条款,学校在学生受到校外人员伤害或未履行管理职责导致的人身损害情况下需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在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除了过错责任原则外,在某些特定情况
超市购物车小孩摔死事件的责任划分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超市等经营者有安全保障义务,包括硬件设施、消防要求、电梯安全、维护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范围。如果超市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可能需要承担部分侵权责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细则,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对各项费用进行了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赔偿的公正和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中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和性质的问题。死亡赔偿金的计算以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计算期限为二十年,但根据年龄有所不同。死亡赔偿金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