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污染损害:国家负有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及解析

污染损害:国家负有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及解析

时间:2024-05-01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3035

淮河支流沙颍河成为“致癌河”:环境污染引发的法律问题

公民权利与环境损害赔偿

10年前,淮河支流沙颍河因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今,它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原因依然是污染。沙颍河已经成为了一条“致癌河”,数百人因饮用富含致癌物的高污染水源而丧生。当地村民无奈地表示:“谁得病谁家就败”。显然,那些受到环境污染影响的最底层公民陷入了困境。他们既无法享受医疗保护制度的保障,也无法得到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的有效救济。

环境受害者的权利与救济

“有权利就有保护,有损害就必有救济”,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法理。然而,在现实中,环境受害者往往只能得到微薄的赔偿。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加强民事救济途径外,确立社会救济途径,如国家赔偿机制,非常必要。通常情况下,当我国发生环境污染导致人员伤亡时,地方政府往往只注重对污染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追究其行政责任。然而,由于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之间的利益关联,行政处罚的力度往往不足。即使行政处罚力度到位,罚款也只是进入国库,受害者并没有得到赔偿。

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基础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不仅基于对公民的人文关怀,也是一种切实的法律担当,从法理和实践上来说。与其他应享有的权利一样,公民同样享有免于生命健康受威胁或受损害的环境权。环境资源是全民所有的公共财产,国家只是这种公共资源的委托管理者,必须对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国家滥用或不恰当地履行公民的委托权,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实践中,环境损害往往源于行政机关执法不严的情况,比如限期治理变成了无限期,应关闭的企业却一直在运营。因此,行政机关的不作为或怠于职责给公民带来了损害。从法理上说,行政机关不能免除责罚和赔偿责任。

环境损害赔偿的财务责任

然而,国家承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不完全依靠财政负担,否则就等于将污染者的责任转嫁给纳税人。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征收的排污费、资源补偿费等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发生污染事故后,先由该基金进行赔付,然后再向污染企业追偿;二是在没有建立损害赔偿基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先行赔付,然后再由政府向污染企业追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刑事赔偿范围的界定

    刑事赔偿范围的界定,包括赔偿的行为范围和赔偿的损害范围。赔偿行为范围指国家对于刑事司法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而赔偿损害范围涉及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直接损害、间接损害、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等方面。西方国家和我国对于刑事赔偿范围的理解存

  •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
  •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与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