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解决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的关键在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首先,医疗事件由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市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如果对再次鉴定结论仍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最终裁定。
此外,根据市物价局批准的规定,上海地区的首次鉴定费用为2500元,再次鉴定费用为3500元。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院承担,非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患方承担。
医学会将给出医疗事故的鉴定报告,通常包括三个层次:
一、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二、确定医疗事故的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医疗事故。
三、确定医疗人员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医疗事故的赔偿基数:
赔偿总额的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11项赔偿基数总和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从上述五个步骤可以看出,在新《条例》下,医疗事故的实际赔偿金额没有下限,也没有上限。
医疗事故的鉴定与处理流程。首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保存相关病历资料,然后得出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接着依据条例规定计算赔偿基数,包括各项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最后计算赔偿总额,由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进行赔付。赔偿问题是处理医疗事故的
一级医疗事故的定义及分类,包括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一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和住宿费及伙食费。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细则,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对各项费用进行了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赔偿的公正和合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