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事侵权责任的离婚损害赔偿,必定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全部构成要件的特征,然而,学术界在对于其构成中是否仅包含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问题上争议颇大,主要形成了一般民事损害赔偿说与特殊构成要件说。
一般民事损害赔偿说是指民事侵权责任的“四要件”即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等四个要件,而特殊责任构成要件说则是除一般民事损害赔偿之外,还包含有特殊的“两要件”即:一、违法行为必须与感情破裂之间有因果关系;二、请求权人必须无过错。
我国结合《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离婚损害赔偿构成要符合以下五个要件:
第一,须有违法行为
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之违法行为包括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的。
第二、有损害事实
离婚损害主要是指因配偶一方上述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时,无过错方所遭受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及精神损害。其中,财产损害是指由于对方的过错行为造成的利益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精神损害是指因对方的过错行为造成他方精神上和心理上做遭受的痛苦。
第三、须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离婚损害赔偿来讲,就是指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是引起损害事实的原因,而利益受损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则是由上述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的。显然,这里,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因果关系,然而,究竟离婚行为本身是否属于损害事实呢?前面已经说明,离婚既非原因行为,又不是损害事实,这里结婚仅仅是联系这二者的一个必要环节,如果未发生离婚,则即便是有损害,离婚损害赔偿也无从谈起。
第四、当事人必须有主观过错
当事人在实施《婚姻法》第三条所禁止的行为时,必须是出于主观故意,这一要件是最容易判断的。
第五、请求权人必须是无过错方。
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人必须是无过错的方,即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必须不得存在重婚等违法行为,如果双方之间都有法定的四种重大违反夫妻义务的行为,则依据过错相抵的原则,任何一方不得要求赔偿。然而,实践中,绝对无过错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这里的过错不能做绝对化理解,只要不是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的,都可视为无过错。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打架斗殴致人手部重伤的刑事责任。包括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确定伤害程度,涉及刑法关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刑事责任;同时讨论了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的相关责任,犯罪嫌疑人应承担的费用以及积极赔偿和态度表达的重要性。另外,文章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主体的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的问题。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他人等行为。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其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集团中的角色和职责来判定,如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或者参与的全部犯罪
通过医保获得医疗事故赔偿的相关问题。医疗事故发生后,可以进行鉴定并申请赔偿。医务人员若涉及病案资料丢失、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行为,极端不负责任导致病员死亡,以及寻衅滋事扰乱医疗秩序等行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构成医疗责任事故罪。